暖风水管开关阀示意图 c6暖风水阀打开条件( 二 )


6.配电室可通过走廊或套间与氨压缩机房相通 , 走廊或套间门的材料应为难燃烧体 , 并应有自动关闭装置 。配电室与氨压缩机房共用的墙体上不宜开窗 , 如必须开窗时 , 应用难燃烧的密封固定窗 。
7.机房应保持清洁 , 地面无杂物、油和其它与设备无关的物品 , 工作现场应执行区域化管理 。
8.机器、设备 , 控制仪表屏、调节站应设置在机房内 , 配电柜应设置在配电间 , 每台机器应设按钮开关 。
9.机房内所有机械外露传动部位均应装防护罩 。
10.机房及室外辅助设备区域应设警示标志和护栏 。室外机器和设备、阀门 , 仪表、安全装置应有防雨雪、防晒的罩栅及防锈措施 。
三、机房设备爰系统安全要求
设备布置应符合制冷工艺流程 , 适应操作管理和维护保养的需要 , 确保安全生产 , 同时还应合理紧凑 , 节约建筑面积 。
1.各种管道走向及标高应有统一安排 , 适当照顾美观 , 方便操作 , 并有合理的加固 。设备间的连接管路尽量短 , 流动通畅 , 便于安装 。
2.压缩机及控制仪表、配电屏应设在室内 , 其他辅助设备可设在室内 , 也呵设置在室外或敞开式建筑中 , 氨压缩机及其辅助设备一般不宜设在地下室 。
3.当制冷机房附近设有需要防振的工艺设备时 , 压缩机应设在独立建筑物或防振建筑物的底层 。防振要求较高时 , 压缩机基础应作隔振处理 。压缩机和制冷空调机组四周应设排水沟 。
4.设备及管路上的压力表、温度计及电压表、电流表都应装置在便于观察并不受振动的地方 。对于固定使用的压力表 , 应用红标记表示最高工作压力 。
5.设备的布置应符合工艺流程 。
(1)洗涤式油氨分离器应尽量靠近冷凝器 , 以缩短供液管路 , 减少供液的阻力 。其进液口必须较冷凝器出液口低200—350mm , 油氨分离器的进液管应从冷凝器出液管的底部接出 。
(2)冷凝器的位置应靠近油分离器和高压贮液桶 , 这样便于操作管理 。卧式冷凝器通常置于室内 , 立式、蒸发式和淋激式冷凝器应安置在室#并离机房出入口较近的地方 。
(3)高压贮液筒应设置在冷凝器近倒 , 其标高应保证冷凝器内的液体能借助液体位差自流入桶内(高压贮液筒的进液口应比冷凝器的出渡口低250mm以上) 。高压贮液桶布置在室外时 , 电应防止阳光的直接照射 , 如采用两个以上的高压贮液筒 , 应在桶的底部设均压管相互连接 , 均压管上应装关闭阀 , 高压贮液桶上应装有压力表、安全同 , 并在显著位置上装设液位指示器 。
(4)空气分离器和集油器在布置时 , 空气分离器可以装在墙边 , 集油器的位置应设于各放油设备附近或机房外 。若将集油器和空气分离器布置在室内时 , 其放油管和放空气管均应用金属管或橡皮管接出室外 , 以保证安全 。
(5)采用重力供液的低温室或小型冷藏库 , 为了简化系统 , 可以使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只经氯分离器作一次分离 , 氨液分离器通常装置在机房内 , 安装高度根据计算的管道阻力来决定 , 一般应高山库房中冷却排管组中最高一组排管1.5-2.0m , 这个标高足用来保证液柱有一定的静压 , 克服管道内阻力损失 , 利于向系统及排管供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