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足的出现了几次 红楼梦中的语言解析“足的”之谜( 二 )


这时我想到了一个词“卒底” 。
卒——最后,终于 。
底——古同“抵”,达到 。
最常见一个组词是“卒底于成”,是终于达到成功的意思 。

盘点足的出现了几次 红楼梦中的语言解析“足的”之谜

文章插图
“卒”在古汉语中代表终于、最终的意思的例子较多 。《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垓下之战》:“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
“卒底(卒抵)”一词的例子也很多 。
(1)《宋史.列传第四十三》:“州论奴以法,澥独不死 。宰相陈尧佐右澥,庠力争,卒抵澥死 。改权判吏部流内铨,迁尚书刑部员外郎 。”
(2)《宋史.列传第五十六》:“李溥以赃败,事连权贵,有司希旨不穷治,随请再劾之,卒抵溥罪 。”
(3)《明史·列传第二十九》介绍黄子澄时,有黄子澄对惠帝说的话:“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 。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 。……”
(4)《明史·马森传》:“再迁江西按察使,有进士嬖外妇而杀妻,抚按欲缓其狱,森卒抵之法 。”
(5)严复《天演论》:“有《小戎》、《驷驖》之风,而秦卒以并天下 。《蟋蟀》、《葛屦》、《伐檀》、《硕鼠》之诗作,则唐、魏卒底于亡 。周秦以降,与戎狄角者,西汉为最,唐之盛时次之……”

盘点足的出现了几次 红楼梦中的语言解析“足的”之谜

文章插图
(6)民国定海人王亨彦编撰的佛寺史志中也有“如是者十有三年,卒底成功”的语句 。
【盘点足的出现了几次 红楼梦中的语言解析“足的”之谜】(7)到了近代,更有教育家叶圣陶说的名句:“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 。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 。”说的是老师施教重在“导”,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最终达到不等待老师讲解传授 。

盘点足的出现了几次 红楼梦中的语言解析“足的”之谜

文章插图
根据以上举例和分析,可以得出《红楼梦》小说中发音“足的”的词语就是“卒底”的结论了 。
有人要说了,作者脂砚斋这么大学问,怎么会把“卒底”写成“足的”?其实这个也好理解,一个人学问再大也不可能无所不知,考虑问题再周到也不可能滴水不漏 。一个很常用的口语,不一定能很快找到它对应的本来的汉字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是用吴语写作的,很多词语的发音与普通话不同,就用一个别字来代替了 。
类似的情况《红楼梦》书中举不胜举:
(1)第六回:“越想越没有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 。这里“派头儿”其实是“盼头儿” 。
(2)第二十四回:“在吃闲钱,专管打降吃酒” 。“打降”就是吴语发音的“打架” 。
(3)第二十五回:“青梗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 。这里“展眼”就是吴语发音的“转眼” 。
(4)第二十九回:“贾蓉听说,忙跑了出来,一叠声要马,一面抱怨道:‘早都不知作什么的,这会子寻趁我’” 。“寻趁”就是吴语发音的“训斥” 。
(5)“促狭”实为吴语的“畜牲”(骂人的话) 。
本文的探究还有一层作用,既然“足的”是小说故事中的日常用语,那么进一步去查询哪个地方的会话中会习惯地用“足的”这个词,对小说故事的发生地及作者的查找也是大有帮助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