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设计方法 儿童友好视角的城市规划方略提出背景( 二 )



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设计方法 儿童友好视角的城市规划方略提出背景

文章插图
(一)儿童友好型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应对
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开放空间规划应对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为儿童决策、让儿童参与决策的规划策略,表现在组织机构的建立和运行机制的强化 。德国是儿童权益保障做得比较到位的国家,制定了体系完整、规范纷繁复杂的保护儿童权益的立法,慕尼黑成立了儿童事务办公室,埃森市通过《项目行动纲领》将经费纳入市政体系和预算,乌克兰斯市则由市长主持的项目协调委员会(青年议会代表参加)专项预算拨款到单独筹资,并建立项目发展、评估和认证的规章程序 。
其次,儿童友好型城市开放空间体系规划设计与空间安全应处处体现儿童空间利益 。目前国内虽多次提到“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但其研究几乎都于组织机构、机制、决策管理的层面体现对于儿童权利的关注与重视,而对于城市规划的具体介质——城市空间,在建设上并没有实质性特殊举措,而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更不成系统,多停留在儿童游乐设施、场所的兴建上,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驱动,成效不显著,缺乏系统性与特色,对于儿童城市空间安全这一关键要素的考虑也颇有欠缺 。

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设计方法 儿童友好视角的城市规划方略提出背景

文章插图
一个好的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标准是儿童可以骑自行车去任何地方 。但是这一基本标准对我国城市儿童来说却越来越成为奢望 。为什么现在上学放学的时候校门口人头攒动、车水马龙?即便家与学校仅隔一条马路,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不被允许独自离家游戏,即便游戏地点也只是在自己居住的社区?简单地将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归结为独生子女政策的遗病,显然有失偏颇 。城市安全对于儿童是极其重要的,它关乎儿童独自行为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 。
首先,交通安全是一大问题,儿童友好型城市无法避免日益增长的车祸数量,但是却能够也应该采取措施,尽可能为儿童提供出行的安全 。例如英国伦敦的“步行巴士”,这一举措需要各方面群策群力,既需要具有公益心的群众,更需要政府及相关团体的支持,同时在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上要提供便利 。但这只是一种被动的解决方式,而更为主动的解决方式则是倡导绿色安全的新的出行方式,例如公交优先模式 。如江南各大城市的自行车计划也是极为有利的举措,这些举措除了需要政策与城市用地结构的支持与调整外,在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上也需要大力改进,例如公交站点、自行车租车点位置的合理选择与人性化的设计,城市道路空间的设计策略等 。
城市社会安全是儿童友好型城市须解决的另一大问题,城市社会安全不仅仅是政治问题,也是设计问题,城市开放空间规划与设计中利用心理学原理,让开放空间有更多的人为监视,避免设计死角,让儿童活动场所拥有更多更舒适的家长休息等候区域等等,都是解决城市开放空间社会安全的有效途径 。当然,对于儿童友好型城市开放空间,其中植物选择的无毒无刺、水体深浅、护栏高矮等,这些保障儿童游戏安全的基本设计尺度与设计细节仍需始终坚持 。

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设计方法 儿童友好视角的城市规划方略提出背景

文章插图
(二)开辟儿童活动场地,营造多样化的城市环境
在儿童公共空间的城市规划设计上,我们应该注重城市公共空间的开放,给儿童一定的活动空间,让儿童充分地享受童年时光 。首先,公共空间的布局应该平衡化和网络化,根据不同的区域大小及规模进行对应的布置 。在社区广场、绿地等较大的户外活动场所,应该专门开辟一些适合儿童活动的公共场地,按照城市规划设计标准的比例来设计多元化、安全且独立的儿童活动空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