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阿胶集团 东阿阿胶产地( 四 )


阿胶造假涉及的领域,主要在食品阿胶领域 。在中小厂家低廉的价格面前,东阿阿胶的高价阿胶糕产品,不具备竞争力 。桃花姬阿胶糕京东商城目前价格在每盒200元左右,但其他品牌的价格最低可达到几十块 。东阿阿胶眼睁睁看着这块蛋糕被别人分食 。
此外,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东阿阿胶、福牌阿胶作为阿胶行业龙头企业,这些年来一直暗战不断 。
2002年,有媒体报道福胶在生产过程中,原料用马皮代替驴皮的情况 。这成为轰动一时的“马皮造阿胶事件” 。虽然调查结果证实是报道不实,但福牌阿胶这家百年老字号企业受此影响,一度处于破产边缘 。当时,福牌阿胶负责人杨福安在公开场合指称该事件背后有黑手,而且是同行 。
2012年,一场“造假门”风波把东阿阿胶推上风口浪尖 。有媒体刊登了《卷入造假风波东阿阿胶盛世危局》报道,东阿阿胶新疆和田的工厂生产的半成品阿胶块涉嫌虚构原产地,其用以支持涨价的行业数据也涉嫌造假 。随后,东阿阿胶否认了这些指控 。
实际上,不只是两家龙头公司,其他知名品牌也遭遇过类似情况 。2016年,职业打假人购买同仁堂食用阿胶,送至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进行检验,检测报告称送检阿胶检出牛、猪DNA成分 。同仁堂当时称,这种检测方式并不适用于阿胶产品检测,阿胶是经过深度热加工后的产品,DNA已被深度破坏 。
上述大厂虽然身陷“质量门”,但最终都没有被坐实造假、违规使用其他原料的问题 。但在其他中小厂家,造假案件时有发生 。
2018年2月,上海市食药监部门和公安机关联合侦破使用食用明胶、牛皮等原料跨省制售假冒国药准字号药品“东阿阿胶”的团伙犯罪案件,捣毁位于河南省的制假工厂、位于广东省的商标包装的印刷工厂以及位于上海市的销售点,案值4000万元左右 。
2018年4月,东阿县多家阿胶企业被指涉嫌造假,用牛皮下脚料甚至骡马皮做原料来做阿胶 。在此次事件中,除了阿胶本身的造假以外,衍生产品阿胶糕的造假问题也引起关注 。当时,东阿县成立联合调查组,对相关涉事企业进行调查取证,并称查处结果将向社会公布 。不过,迄今为止,该案件调查结果并未公布 。
标准制定存争议
阿胶糕等快销品市场规模诱人,吸引了众多参与者 。东阿县在直播平台上阿胶出货量最大的“网红”,店铺销售量已经接近四万单 。“眼红”于这个新的销售渠道,一些企业负责人也开始“赤膊上阵”,亲自直播卖阿胶 。
在保健品阿胶领域,这类产品如果没有许可,是不可以买卖的 。而一些利用电商平台买卖阿胶的“网红”,也打起擦边球,开始卖保健品阿胶 。其价格相比商场的价格低很多 。
阿胶市场良莠不齐的局面,至今没有解决之道——由于涉及各方利益,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迟迟没能推出 。
去年9月,国家公布了阿胶及其制品食品产品标准立项计划,该项目由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 。目前,该标准还在制定之中 。
接近山东疾控中心的人士林峰(化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制定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意味着“阿胶和以阿胶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阿胶制品,这两类可作为普通食品来生产 。监管机构要依据标准对企业进行监管” 。在他看来,阿胶行业标准不一主要就在阿胶食品领域 。
实际上,因为主管机构不断变化,食品阿胶的标准制定迟迟难以出台 。国家政策不明晰情况下,各方对于阿胶是否能够进行食品生产许可有很多争议 。
原卫生部在2002年颁发了《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这份文件成为后来很多政策制定的依据 。但由于主管部门发生改变,对于该政策的解读也是几经变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