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源村鲤鱼溪 福建鲤鱼溪浦源村


福建宁德,周宁,浦源古村 。
800多年历史的村落,是国内唯一鲤鱼文化古村落,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鱼冢”、“鱼陵”和“鱼祭文” 。



浦源村鲤鱼溪 福建鲤鱼溪浦源村

文章插图

浦源村最有名气的要数鲤鱼溪了 。鲤鱼溪源于海拔1448米的紫云山麓,汇数十条山涧清泉奔流而下,峰回水转,至浦源村口水势顿减,五弯六曲穿村缓流而过 。溪流贯村而去,长一华里,宽数米 。溪中悠然遨游着七、八千尾彩色斑斓的大鲤鱼,“闻人声而至 见人形而聚”,“竟相觅食 彩鳞翻飞”,温顺如驯,诚如“神鱼” 。婀娜之姿,活泼可爱 。水深及膝,清可见底,鲤鱼满溪,故而得名“鲤鱼溪” 。

浦源村鲤鱼溪 福建鲤鱼溪浦源村

文章插图

浦源村住着的800多户人家,是800年前从河南荥阳迁徙而来的郑氏后裔 。“中华奇观”鲤鱼溪源自海拔1448米的紫云双笔峰麓,沿途汇集九条山涧,奔突疾驰,一路自西向东顺势而下,至一马平川的浦源村口时流速顿减,于是形成了一条五弯六曲,长里许,宽丈余,深不足一米的溪流,贯村而过 。



浦源村鲤鱼溪 福建鲤鱼溪浦源村

文章插图

【浦源村鲤鱼溪 福建鲤鱼溪浦源村】“涧水拖兰翠,游鳞逐浪多,羡鱼休唱钓鱼歌 。伫看乐时曾似,跃龙梭 。喷沫惊芳饵,浮沉滚碧波,青鳍红尾顺行过,点破天机动静,快如何!”这是清朝诗人王鸿在周宁游览鲤鱼溪时所作的《南歌子》 。它不仅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溪中鲤鱼的活泼与机灵,更是完美诠释了鲤鱼溪闲适惬意的和谐人居 。而此景正现实地呈现于周宁浦源镇浦源村 。



浦源村鲤鱼溪 福建鲤鱼溪浦源村

文章插图



鲤鱼溪水源自紫云山麓的山泉,在浦源村溪段全长600多米 。溪流中段为村基,以溪为轴心,230多栋黄土黑瓦的明清风格的民房环溪而建,向两岸辐射开去,溪流成太极走势“S”形穿村而过 。溪流上下端各有一个硕大的水池,名曰葫芦塘和一鉴塘,为村中的八卦阴阳眼,蜿蜒的鲤鱼溪恰处于阴阳分割线 。人鱼同乐的人间异景就集中在这一段阴阳分割线上 。

浦源村鲤鱼溪 福建鲤鱼溪浦源村

文章插图



宽约3米的溪道旁,盛开着一丛丛红的月季、白的木槿 。伴着弯曲的河道,是一座座厚重而略显残旧的水杉木板桥 。小桥、流水、人家,与宁静婉约的一鉴塘、翠绿平整的鲤鱼溪公园交相辉映 。



浦源村鲤鱼溪 福建鲤鱼溪浦源村

文章插图



驻足溪边,一群群花团锦簇的锦鲤在清澈的溪水中惬意悠游,人影倒映处,鱼儿们争先恐后,蜂拥而来 。将饼饵抛下溪中,鱼儿们顿时兴奋起来,追逐着,有的锦鲤甚至跃出水面,翻个跟斗,再“啪”地一声重重跌落水里 。



浦源村鲤鱼溪 福建鲤鱼溪浦源村

文章插图



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浦源村民来说,每个人都曾裸足入水,与鱼嬉戏 。来自福州的诗人赵玉林写下了“,何须鼓浪向龙门”的佳句,诉说着自己的艳羡 。



浦源村鲤鱼溪 福建鲤鱼溪浦源村

文章插图



村里流传着鲤鱼溪从无到有繁衍不息的故事 。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河南荥阳郑氏先祖朝奉大夫郑尚受害避世向南方迁徙隐居,被周宁浦源的鸟语花香以及清澈的溪流深深吸引,遂在此开荒种田,安居下来 。浦源村“三山环抱,一水弯行”,不但景致清幽,而且这“一水”也成为全村人的“生命之河” 。为防止饮用水源被污染或投毒,聪明的郑氏祖先就在溪中放养鲤鱼,一则去污澄清,二则预防外人投毒 。这鱼儿便成了村人饮用水的哨兵和守护神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