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复阳”人群
具有传染性吗?

文章插图
科学防控 人人有责

文章插图
近期,新疆、西藏、海南等地出现本土聚集性疫情并呈现出点多、面广的特点,疫情防控工作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甘肃省第三轮疫情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各行各业艰苦鏖战,终于迎来了阶段性胜利 。鉴于近几日出现的新冠出院(舱)康复人群一段时间后出现“复阳”的情况,有不少市民担心“复阳”人群有传染性从而避之不及 。大家疑虑,“复阳”后是否有传染性?是否需要治疗?
我们先看防控方案中的原文是怎么说的:
出院(舱)后核酸检测阳性人员,既往感染者出院(舱)后,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阳性,如未出现任何症状体征且核酸检测 Ct值≥35,不再进行管理和判定密切接触者;如核酸检测 Ct值<35,结合病程、Ct值动态变化等快速评估其传播风险,如有传播风险按感染者管理,判定和管控与其共同居住、共同工作等接触频繁的密切接触者,无需判定密接的密接;如无传播风险,不再进行管理和判定密切接触者 。
如出现发热、咳嗽等临床表现,或 Ct 影像学显示肺部病变加重,应立即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根据病情进行分类管理治疗 。如核酸检测 Ct值≥35,无需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管控;如核酸检测 Ct 值<35,应判定和管控与其共同居住、共同工作等接触频繁的密切接触者,无需判定密接的密接 。

文章插图
看完以后你可能觉得更不明白了
别着急,听我给你分类讲解 。
首先我们明确“复阳”的概念:
“复阳”是指感染者解除隔离或出院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再次出现阳性的情况 。
导致这个结果有以下两个原因:
1.间歇性排出的脱落病毒片段;
2.再次感染另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突变株 。
在分析以上两个原因之前,我们要回顾一下新冠病毒Ct值的相关概念 。Ct值,全名叫Cycle threshold,即循环数阈值,在核酸检测中是个很重要的概念,我们以荧光定量PCR的核酸检测为例,目前核酸检测使用的是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 。PCR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通过聚合酶链这种化学反应,在体外负责病毒RNA的扩增 。由于感染者样品中的病毒量太少,就先用PCR扩增到数目足够再检测 。PCR扩增是指数级增长的 。比如有1个病毒(即一套RNA),那么扩增一次即1个循环,就是2个;紧接以2个为基础,扩增第2个循环,就是4个(2的2次方);继续扩增第3个循环,就是8个(2的3次方);然后16个,以此类推,扩增n个循环,就是2的n次方 。注意这个n,其实就是Ct值 。Ct值越低,代表病毒浓度越高;Ct值越高,则代表病毒浓度越低 。举个例子:用PCR扩增咽拭子样品,当Ct等于40,即扩增了40个循环时,这时候还没有看到足够量的病毒数(RNA数)所导致的荧光,即阴性 。
【疫情是怎么传染给人的 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因为PCR技术只是能够检测出是否有病毒,但是不能区分病毒是否有活性,也就是区分不了是有传染能力的“活病毒”,还是没有传染能力的“死病毒”(病毒片段) 。有文献报道出院(舱)康复人群“复阳”后并未分离出活病毒,“复阳”可能是检测到失活的病毒片段 。所以,当出院(舱)后人员PCR技术检测为阳性时,并不等同于有传染性,因为对于康复期患者,当Ct值≥35时,已经不能分离出活病毒,此时患者并不具有传染性,所以,如果是这种情况,“复阳”者没有传染性,大家不必恐慌;如果身边出现“复阳”病例,而又没有进行下一步的收治及社区管控,那么往往是因为其Ct 值≥35,意味着此类患者已经不具有传染性,所以也不需要戴着有色眼镜,刻意躲避 。
- 酱排骨怎么做又嫩又烂 酱排骨的做法和配方
- 家养盆栽幸福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 金钱树烂根了怎么办根烂怎么处理能救活
- 感恩环境的句子摘抄10句
- 鼠尾草烂根了怎么办根烂怎么处理能救活
- 空气凤梨黄叶掉落怎么办叶子发黄补救解决方法
- 家养盆栽红掌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 减肥禁忌水果有哪些
- 为什么自动提出仳离的大多数是女人
- 宫灯百合烂根了怎么办根烂怎么处理能救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