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区划调整,共有9个区县,为何肥西、肥东迟迟不划区

近年来,位于我国华东地区的安徽省无疑是一个“黑马”省份,2021年经济数据显示,安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42959.2亿元,人均GDP为70394元,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11位,人均第13位 。
如果你认为安徽取得这样的成绩并没有什么可骄傲的,更不能称为“黑马”省份,但如果回顾安徽近10年的经济发展,你就不会提出这样质疑 。
与10年前相比,安徽经济总量上升了3位,人均上升了13位,安徽由“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人均高居中部第二位,赶超东部的河北、辽宁 。

合肥的区划调整,共有9个区县,为何肥西、肥东迟迟不划区

文章插图
安徽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快速发展,与其突出的区位优势分不开,可以说,安徽是我国除东部沿海省份之外,区位优势最明显的省份 。
安徽于2019年底,顺利实现整省融入长三角,此外再加上长江、淮河穿境而过,使得安徽成为承接长三角经济转移的第一站和桥头堡 。
随着一大批优质企业和项目纷纷落地安徽,让安徽在科技创新、制造业竞争方面表现突出,成为我国制造业十强省份之一,每年的省外到位资金也是在中西部地区傲视群雄,上市企业数量和市值均居中部第一位 。

合肥的区划调整,共有9个区县,为何肥西、肥东迟迟不划区

文章插图
当然,安徽综合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背后是安徽16个地级市的共同努力与付出,但其中贡献最大的无疑就是合肥市 。
合肥,“居皖之中”,是安徽的省会城市,常住人口937万,2021年实现GDP为11412.8亿元,人均GDP为121801元,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GDP都是安徽第一位,也是安徽仅有的一个晋级万亿俱乐部的城市 。
合肥的区划调整,共有9个区县,为何肥西、肥东迟迟不划区

文章插图
合肥
改革开放至今有40多年,如果说前20年,我国进步最快的城市是从一个“小渔村”崛起的深圳,那么改革开放后20年则是由一个由“县城”崛起的合肥市 。
通过对近10年我国城市前后经济增速对比发现,经济最快的不是深圳,而是合肥,与2011年比较,合肥GDP增长了213.8%,高居第一位,排名第二位的福州GDP增长了203.21,而深圳只排名第七位,增长了166.61% 。

合肥的区划调整,共有9个区县,为何肥西、肥东迟迟不划区

文章插图
合肥经济的快速发展,除了依托区位优势、较强的科技研发以及强省会战略的实施,还离不开科学的区划调整 。2011年“三分巢湖”,让合肥真正成为大湖名城,拓展了经济发展腹地 。
合肥总面积11445平方公里,辖9个县级行政区划,分别是4个区、4个县和代管1个县级市 。
回顾近现代合肥发展史,1948年前,合肥还是一个县,叫合肥县;
1949年1月合肥和平解放之后,于当年的2月设立合肥市,这也是合肥首次以“市”的名义存在 。
1952年安徽省会正式由安庆市搬迁至合肥市,正式开启了合肥腾飞的步伐 。
【合肥的区划调整,共有9个区县,为何肥西、肥东迟迟不划区】
合肥的区划调整,共有9个区县,为何肥西、肥东迟迟不划区

文章插图
80年代的合肥
1965年,将寿县、肥西县、肥东县、定远县的交汇区域划出,形成了长丰县,也是合肥第一个市辖县;
肥东县归属比较复杂,先后属于巢湖、蚌埠、滁州、合肥,多次调整,1983正式划入合肥,成为合肥第二县;
1983年肥西县再次由六安专区划出,成为合肥第三个市辖县(此前一段时间,肥西曾属于合肥);
2011年“三分巢湖”,将原属于地级巢湖市的庐江和居巢区划入合肥,其中居巢区改为县级巢湖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