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的特点有些什么 万里长城的介绍( 四 )


万里长城的特点有些什么 万里长城的介绍

文章插图
这万里长城使得游牧民族没办法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地进入中原抢劫了 , 极大地降低了中原政权的军备开支 , 也增加了游牧民族的入侵成本 。
举个例子 , 游牧民族抢劫行为是深受时间和效率的制约的 。冬天出来抢劫 , 不管抢没抢到 , 春天都得老老实实回到大草原去 , 否则 , 第二年的生活就没有保障了 。现在有了长城的制约 , 他们的抢劫效率与时间根本没办法得到保证 。
再举个例子 , 万里边防线 , 在没有长城的情况下 , 中原政权需要多少军队才守得住?根本就防不胜防 。但有了长城就不一样了 , 一支精锐部队可以守住一大片国土 。因为匈奴的入侵有迹可循了 , 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做出正确的应对 , 可打可躲、可击可拖 。
总而言之 , 长城的出现 , 直接颠覆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的军事主动权 , 使得农耕民族在游牧民族来去如风的军事优势前不再束手无策 。游牧民族没法像以前那样不知不觉地大面积任意出入了 , 军事成本增加了 , 行动速度降低了 , 抢劫效率没有保障了 , 甚至还得担心堵死归路的问题 。
长城的第三个功能 , 便是运输功能 。长城的甬道其实就是起到了今天高速公路的作用 , 各地军队可以通过长城克服很多地理限制 。比如以前要从东边山头往西边山头调军就是一件很费神的事情 , 路不好走 , 花费时间长 , 达不到快速反应的战术目的 。但现在有了长城 , 根本不需要翻山越岭 , 到哪都是直达 。
上述基本就是长城在军事方面的主要功能了 , 简单梳理一下 , 可以在逻辑上如此去步步演变:
首先 , 游牧民族进来的难度增加了 , 动向更清晰、行动更缓慢了 , 农耕民族有更充足的反应时间来布置针对性防守 。如果农耕民族死守长城 , 游牧民族真不一定进得来;如果游牧民族要从防守不强或者没有长城的地方攻打进来 , 农耕民族的防守范围会小很多 。甚至农耕民族还可以把游牧民族打开的口子迅速堵上 , 截断他们的退路 。然后 , 通过长城的运输功能 , 快速集中兵力 。
当然 , 长城除了在军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 , 那就是它可以起到一个强大的经济封锁作用 。
这一方面其实很好理解 , 类似于今天的海关 , 它对两个文明之间的一些核心资源的流通起到了极大的把控作用 , 边境上的各种走私活动大大减少了 。那些小规模的马帮也很难兴风作浪了 。
总而言之 , 长城对于陆地资源和行动的限制是全方位的 , 它的功能主要在于给农耕文明带来高效、持久的保护效应 。
3、长城背后的伟大历史意义长城的出现 ,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使得游牧民族束手无策 , 南下打劫的效率大大降低了 。但是 , 了解游牧民族生态的朋友也知道 , 游牧民族由于所处的环境比较多变 , 生态、经济又比较单一 , 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是非常低的 , 不南下抢劫 , 他们很多时候是根本活不下去的 。换一句话说 , 不克服长城的制约限制 , 游牧民族就会活得相当被动和危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