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树风水问题 茶树与风水关系图


【茶花树风水问题 茶树与风水关系图】茶树的生长条件指的是光、热、气、土壤等环境条件 。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对此做了论述,其大意是:茶树生长的土壤,以山洼石隙间沃土对茶树生长最好,茶叶品质优良 。凡种植技术不好,工作不扎实,培育管理马虎的,种植成活率低,即使成活,也很少有生长茂盛的 。如果按照种瓜法的要点精细种植,勤加培育,三年就可采叶.山林野生的茶叶品质优良,芽头短促瘦小的品质差,叶片还没有完全开展或叶缘背卷的品质好,叶片己开展平铺的品质次 。
上述这段话可看成是有关茶的农事经验总结,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茶树栽培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而当代茶叶科学的研究结论则使人们对茶的生长习性有了更为透彻的了解 。从总体上看,虽然茶树的最适生长条件因品种而异,但由于所有的栽培型茶树品种都是从同一祖先—我国西南地区的野生大茶树进化而来的,因此表现出对环境适应的一些共同特征,例如,一般茶树都有喜温、喜湿、不耐寒、不耐早的特点 。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土壤为酸性,土层深厚,土质为砂壤土、壤土、粘壤土等皆为宜茶条件 。此外,茶树生长的小气候也有讲究,如孤山独峰,四周无屏障,冬季易受寒风袭击而降温的,一些山间狭谷,易受冷空气流形成霜的,皆不宜种茶,故《茶经》提出,茶树应生长在向阳山坡,并最好有林木遮挡 。山坡地的坡向对气候、土壤有很大影响 。在较北的茶区,为避免冬季冻害,坡向以阳坡为宜;南方茶区,为减轻夏季干早,茶树也可种在阴坡 。夏季赤日炎炎,空气相对湿度低,有些茶区利用喷灌设施抗干旱,对茶叶的增产提高质量效果明显;有些茶区则采用覆盖遮荫措施,减少叶面水分的蒸发,遮挡烈日的曝晒,同样具有良好效果 。
从某种意义上讲,茶树如同一位少女,需要精心呵护,才能保持美质 。俗话说,江南出美女,是因为南方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护肤养颜 。作为南方之嘉木的茶树,同样需要雨露的滋养,特别是高山云雾缭绕的环境,对于形成优异的茶叶自然品质,可谓得天独厚 。翻开名优茶谱,一串串高山茶的名字,让人目不暇接,如“黄山毛峰”、“蒙顶甘露”、“武夷岩茶”等,犹如从名山秀川飘然下凡的仙子,其色、香、味、形非普通之平地茶可比拟 。按现代科学道理解释,高山环境,云遮雾罩,太阳直射光被雾滴散射成漫射光,而漫射光有促进茶树体内含氮化合物代谢的作用,因此,高山茶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较高 。蛋白质含量高,有利于提高茶树芽叶的持嫩性,使鲜叶叶质柔嫩,色泽鲜绿 。氨基酸则是茶汤的重要滋味成分,有提高鲜爽度的作用,在茶叶加工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转化为香气成分,从而提高茶叶香气 。此外,高山茶园往往土质较好,因山区天然植被保存较好,水源涵养充足,土壤有机物质丰富,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排水良好,肥力较高,有利于茶树体内物质新陈代谢,促进茶树的生长发育 。由此可见,高山出好茶的说法是有科学根据的 。当然,茶园的海拔也不能太高,否则,冬季气温太低,同样不利于茶树的生长 。山不在高,有雾则灵 。有些地方,依山傍水,靠“近水楼台”造就的湿润小气候,同样可成为生产名优茶风水宝地 。例如,产于西子湖畔的“西湖龙井茶”;产地位于太湖流域的“洞庭碧螺春”和“顾渚紫笋茶”,都是闻名遐迩的历史名茶 。这种丘陵云雾茶和平地云雾茶历来为茶人们所称道 。
茶叶是以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嫩芽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因此,茶叶品质的优劣,与茶树品种及茶树生长环境关系密切,这一点在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的乌龙茶中体现得最为突出 。乌龙茶一般按茶树品种命名,如“安溪铁观音”、“武夷水仙”、“大红袍”、“黄金桂”、“毛蟹”等 。茶树品种不同,即使按完全一致的工艺加工,茶叶的品种风味也会各有特色,品种风味成了形成茶叶品质的先天因素 。乌龙茶品质对茶树生长的地域环境有强烈的依赖性,最明显的例子便是像“大红袍”这样的极品乌龙茶 。武夷山“大红袍”产量极为稀少,就因为“大红袍”茶树品种偏安于一隅,不可越雷池一步,即使在邻近山地引种,其自然品质也会失真,如此神奇的大自然造化,的确让人叹为观止 。人们常说,名山名水出名茶,这不但为茶叶生产的实践经验所证实,而且也符合辩证规律 。茶树与其生长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茶树的性状,茶叶的品质特征无不打上环境因素之烙印 。“从来佳茗似佳人”,茶叶优良品质的形成离不开一方水土的养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