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下辖乡镇一览 襄汾县属于哪个市( 二 )


汾城古镇在秦汉时期就是晋南有名的商业集散地,沃野连属、经济富庶、人民勤劳、安居乐业,盛唐时期就有“金襄陵、银太平”之说 。汾城临水,古代称临汾城,肥沃的土地养育一方人,更是繁荣了这座古城邑 。南来北往的客商,奔赴各地的官差,南闯北的侠客,来到汾城都感慨这里的独特之美 。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曾来汾城小住几天,李牧是赵国悍将,历史上有“围魏救赵”的典故,两国恩怨极大,但战国末期为了共同抗秦,魏国和赵国放下过往恩怨组成抗秦联盟 。无奈的是历史很残酷,实力面前,计谋和友谊并没能让魏国和赵国带来好运,最后都被秦所灭 。魏国和赵国最后灭亡那是国家的事,不能阻止李牧前来汾城游山玩水的雅兴,为这座两千年古城留下历史足迹 。
唐朝名将尉迟恭、南朝大臣王通、明朝万历年间进士杨天民等历史名人都曾来游玩过此地 。唐朝盛世年间,如果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有幸来到汾城,必定能留下几首美好的诗篇 。徐霞客若是知道有汾城这个地方,附近的某块巨石上必有“某某到此一游”几个大字 。历史上的几大旅行家没来过汾城,或许是他们今生最大的遗憾 。
鼓楼
如今的汾城古镇遗留下的大致是明清时期古建筑,名人故居、著名商号、小井民居等都保存完整,古声古色,难得的是大部分都是原生态,没有商业改造的痕迹 。行走在古朴的街道上,真有穿越的感觉,念过几年书的人,来到汾城古镇,真想哼几句词,写一首没有水平但很贴切的诗 。
白塔
字库塔,古人为了让自己或者子孙能在科举考试中拔得头筹,都喜欢用砂纸写上心愿,放到字库塔里面燃烧,意在佛祖保佑 。有字库塔就有庙,汾城古镇有城隍庙,庙与塔同时存在,证明汾城古镇的原住民对信仰很关切 。字库塔原先在宋朝只是不足10米的小塔,战争把字库塔给摧毁,现在看到的是清朝修建的古塔,即便是清朝也是襄汾县乃至临汾市不可多得的古文物 。
古考场,自明朝起这个古考场就是晋南地区重要的乡试考场之一 。古代科举考试分有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个等级,乡试是会试和殿试的必要阶梯,凡是应试中举人的生员基本上可以端铁饭碗了 。中举人后可参加会试,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贡士则由皇帝选优择取为进士,进士后参加殿试,殿试完后就会有状元、榜眼、探花等头衔 。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是隋朝官员出身,唐朝参加殿试的孙伏伽,最后一位状元是清朝刘春林 。好巧不巧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和最后一位状元都来自河北 。
供销社
看到供销社忽然想起小时候一分钱一粒糖,一分钱一块饼干的日子 。出生于80年代,刚改革开放,物资相对较缺乏,没有像现在商店立林,只有供销社的商店才有商品 。商店所摆设的商品也仅有柴米油盐酱醋之类的生活用品,工业用品也仅有牙膏、肥皂,奢靡一点的就是白酒,布料但量不多,我们能够消费得起的也就这些 。不过汾城这么富裕的地方,想必当年的商品应该会丰富些,可能自行车、缝纫机都有了 。
山西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境内历史古迹众多,古城古镇多得数不胜数,汾城古镇亦是山西众多古城古镇中的一个 。但汾城古镇跟其它古城古镇不同的是免费游,没有被商业开发,喜欢游玩古镇的朋友有时间何不前去看看,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
(1)新城镇(面积113.92平方千米,人口8.44万)
以新城村得名
驻地:新城村
辖6个社区、29个村:陈柴社区、卧龙社区、龙山社区、南庄社区、北寨社区、鸡鸣山社区、城东村、城西村、柴村、官滩村、柴庄村、蒙亨村、伯虞村、丁村、敬村、闫店村、沙女村、沙女沟村、上庄村、解村、宋村、南村、夏梁村、湖李村、刘村、陈郭村、柴寺村、赵曲村、粱坡村、张槐村、乔子沟村、城南村、赵店村、邓曲村、荆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