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下辖乡镇一览 襄汾县属于哪个市

襄汾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位于临汾市南部中段,汾河中下游,总面积1034平方千米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襄汾县常住人口为425553人 。
襄汾县(141023),临汾市辖县 。位于山西省境中南部 。取襄陵、汾城2县首字得名 。襄陵县以晋襄公陵而得名,汾城县以汾河岸边的城邑得名 。面积1034平方千米,人口42.56万(2020年) 。

襄汾县下辖乡镇一览 襄汾县属于哪个市

文章插图
辖7个镇、6个乡:新城镇、赵康镇、汾城镇、南贾镇、古城镇、襄陵镇、邓庄镇、陶寺乡、永固乡、景毛乡、西贾乡、南辛店乡、大邓乡 。驻新城镇府前街5号 。
历史沿革:襄陵县(前221)-析置临汾县[治县城西南晋城村](前206)-置禽昌县[治尧都区](428)-析置泰平县,临汾县废入泰平县(446)-复置临汾县(487)-襄陵县并入禽昌县(556)-改泰平县为太平县,禽昌县移至襄陵故城(577)-改禽昌县为襄陵县(606)-改太平县为汾城县(1914)-襄陵、汾城2县合并为襄汾县(1954)-撤销襄汾县,原襄陵县划入侯马市,原汾城县划入临汾县(1958)-复置襄汾县(1961)
隶属变化:河东郡(前221)-平阳郡(247)-晋州(583)-临汾郡(607)-晋州[襄陵县]、绛州[太平县](618)-平阳府(1116)-平阳路(元初)-晋宁路(1305)-平阳府(1376)-河东道(1914)-山西省(1927)-临汾专区(1950)-临汾地区(1970)-临汾市(2000)
注:襄陵县、太平县原分属晋州和绛州,明初时才均属平阳府 。
驻地变化:襄汾县:城关-史村(1954)-城关镇-新城镇(2001,更名)
*襄陵县:县城北古城村(前221)-县城西北汾水西岸宿水店[今古襄陵村](819)-县城西北晋桥[今襄陵镇](1023)-赵曲(1950)-并入襄汾县,降为襄陵镇(1954)
*汾城县(太平县):县城西北古城村北(446)-县城西北古县村(606)-古城村(618)-敬德堡[今县城西南汾城镇](633)-撤销(1954)
地处吕梁山东南麓,汾河中下游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东依塔儿山(属太岳山脉),西有姑射山(属吕梁山脉) 。平地占全县总面积70%以上,基本属于平川地区 。汾河纵贯县境中部,流程52.2千米 。河谷最低的永固乡西吉村海拔391米,山地最高的塔儿山海拔1495.4米 。属暖温带半干旱气候 。古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丁村民宅、丁村古文化遗址、陶寺古文化遗址,普净寺、赵康春秋古城遗址、春秋晋襄公墓、沙女沟旧石器遗址、寺头新石器遗址、南大柴新石器遗址等 。
汾城古镇,位于襄汾县西南部,距离县城18公里,汾城顾名思义就是汾河边的城邑,春秋战国时期亦称为临汾城 。临汾城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城邑,因繁荣盛世、国泰民安、昌盛太平亦取名太平城,乾隆年间设太平县沿用至民国年间 。1914年,山西调整区划地名,发现全国有3个太平县,就启用古地名汾城县 。1954年行政区域调整,襄陵县与汾城县相近而合并,取名襄汾县 。
襄汾县成立后县府治地定在襄陵县故地,为何将县城定在襄陵县故地,为何不把县城定在汾城县故地,皆因晋襄公陵墓位于襄陵县,相比于汾城县更有历史意义 。取名襄汾县,就是将两县的头个字提出来加在一起组成襄汾县 。汾城从县降为镇,但其悠久的历史底蕴和遗留下的古建筑成为文旅爱好者的游玩胜地,现已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汾城是战国七雄之一魏国的城邑,魏昭王曾在汾城选陵地,因与晋襄公陵墓相克而放弃,战魏昭王安葬在汾城,汾城又多一处历史景点 。汾城古镇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魏惠王(前369—319),后经过上千年的战乱,汾城毁了又建,建了又毁,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是明清时期的建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