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翻黄银杏叶 描写银杏的诗五首欣赏

银杏黄叶古诗五首:门前银杏如相待,才到秋来黄又黄
银杏是古老的树种,是几亿年前,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 ,有植物界的活化石之称 。
由于银杏树生长在亚热带的山林区,且对自然环境的要求较高,所以古老的野生银杏树,只存在在长江流域的山林里,且银杏是异株授粉,生长期漫长缓慢,所以在古代的自然条件下,树木不多 。但是成年的银杏树,树龄可达500到3000年,真可谓树中的长寿者 。
成年的银杏树,高大壮观,可以提供连绵不断的果实 。不过正是银杏树的稀少,在宋朝之前,银杏果,也仅仅只是地方特产,很难做商品广泛售卖推广 。
比如安徽宣城的银杏果,出自深山,当地的人们花了很长时间了解银杏,发现银杏必须雌雄一起对立种植,才有可能结果 。而银杏结果,通常要等到树木长到20年到40年之后 。也只有中国人才有这样的耐心,前人种树,子孙吃果 。
银杏因为树木笔直优美,树叶如掌如扇,晚秋黄叶绚烂而成为当下最著名的秋天观赏树种之一,但是在宋朝和宋朝之前,它被当地人称作”鸭脚树” 。这名字实在土气,但是也很形象,只有鸭子脚,黄色有蹼,连成一片,且是金黄色的 。之所以叫银杏,是因为它的果实,成熟的时候,像杏子而白,且主要的食用部分就是白色的果核包裹的种子,所以称为白果或者银杏 。
而银杏果在宋朝时,成为晚秋贡品,用红色的丝囊包裹,递送皇宫,身价金贵 。
而随着京城人们对于“白果”的认识和热爱,逐渐银杏树走出深山,被人工培植,渴望它开花结果 。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保留和推广了银杏的种植,使得这种珍稀的树种,拥有很多子孙,另外一个好处,就是银杏树的审美 。

满地翻黄银杏叶 描写银杏的诗五首欣赏

文章插图
“等閒日月任西东,不管霜风著鬓蓬 。
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 。”宋 · 葛绍体《晨兴书所见 》
银杏树叶在秋天的美丽,可以说是一道最温暖明丽的风景 。
银杏树叶本身如扇子形状,春夏有匀整的青色,当秋天空气中的水分减少,银杏叶,是从边缘开始变黄,逐渐扩展到整个叶面 。而这种黄色,非常干净明丽,饱满端庄 。
宋朝尚黄,银杏叶子的通体黄色,让人喜爱 。
那么到了晚秋时节,这些叶子随风而落,有如黄色蝴蝶的翅膀,一种晚秋黄色的如花之雨,非常养眼壮观 。
可以说见过银杏黄叶的人,都会感受到那种黄色之正,晚秋正色 。
而晚秋,是自然界的丰收成熟之时,金色的稻谷归仓,金色,金黄,黄色,都代表秋天的成熟和喜悦 。
这首诗写了诗人忽然看到银杏翻飞,天地一片金黄舞动的壮阔之美 。
他说自己,并没有在意外界的流变和时光,也没有太上心自己在奔波中头发都白了,如同染了秋霜 。
但是当他舒缓下来,忽然看见一地翻飞的银杏叶子,在秋风阳光中尽情飞舞被他忽然看到了,感受到了秋天的丰收和壮美,觉得自己人生艰辛终有结果的饱满 。
这满地翻滚的银杏叶子,这在阳光和风中飞动的蝴蝶,是秋天丰收的赞歌,是愉悦,是舒缓,是宣告自然经过了春夏的运行,而达到了最理想的成熟的秋天 。那叶子是在赞美天地恩育的功德,是隆重的歌舞 。
而他的人生也到了晚秋,也如这美丽的黄叶,一生艰辛劳苦,到了最后的喜悦飞扬 。
银杏黄叶之美,当代的人往往可以就近领略,但是在宋朝,能够见的人不多,他这首诗表达的视觉和心灵震撼,仍旧使得很多当代人有代入感,代入第一眼看见银杏黄叶的惊艳时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