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宅风水天马山 风水天马山为案山吉凶( 四 )




36
梧溪村
梧溪以溪为名,始建于公元1209年,建村迄今已有700愈年的历史 。溪流过境,“梧溪桥”凌空横架,犹如彩虹,把东西两庄连成一体 。现存富相国祠,文昌阁等多处名胜古迹 。同时,该村也是一个畲族文化村 。


37
碗窯村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当时浙南青花瓷主产地 。该村融民居、古陶瓷生产线、古庙古戏台于一体,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商品经济萌芽时期以手工业工场为中心的古老村落形态,堪称人文景观一绝 。


38
下樟村
下樟史称云坞古村,有千年历史 。
坐落“双龙飞瀑”顶端半山坞坳之中 。“满坞白云耕不尽,一潭明月钓无痕”,描绘了这里田园风光的无限意境 。村内天然景点连绵不绝,秀水奇岩怪石、白云茂林修竹,宛若人间仙境,恰似世外桃源 。


39
小佐村
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至今古木环绕,古屋层叠,保留着最古朴的容貌 。建在巨大的梯田之上,用最原始的木石材料建造,两层楼屋,清一色的悬山大屋顶 。历史上文人辈出,村中清乾隆年间建造的严氏宗祠里悬挂着“序伦堂”、明朝的“耆德寿迹”、清朝“选元”、“贡元”等古匾,门外还立着四对旗杆石,是明清时期小佐村的“四贡”所留 。


40
西坑村
这处清代古村落海拔700余米,四面环山,古民宅特色浓郁 。因独特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呈现一副云蒸霞蔚,龙腾虎跃,变幻莫测之仙境 。这里的云雾负氧离子爆表,闻起来有新鲜蓝莓的甜味,它们不仅能看,还摸得着 。


41
下南山村
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村内50多幢古民居依山而建,垒石而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均为泥木、青瓦屋结构,具有明显的明末清初建筑遗风,极具观赏和旅游价值 。80年代电影《女大当婚》、《蓝天鸽哨》曾在此取景 。


42
小竹溪村
村落历史悠久,四面环山,山上竹林郁郁葱葱,一条清澈见底的竹源溪从村中穿过,可谓山清水秀 。古老的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传承,提起它,总绕不开“小竹溪排祭”民俗活动,每年正月举行的盛大民俗节庆,已传承140余年 。


43
徐底岙村
宋宣和年,方腊作乱,徐震(泰顺人)率兵抵抗不幸牺牲,扶柩返乡途中,经此地显灵,天降甘露,名“徐岙”以纪念 。村落古朴自然,街巷纵横,路铺鹅卵石,民居错落有致,颇具韵味 。如今村中已很少有人居住,显得寂静而荒凉,当年的繁华已经凋零,令人惆怅 。


44
楊家堂村
已有350多年的村史,阶梯式建筑格局被人誉为江南之“布达拉宫” 。古民居建筑比较朴素,最大的亮点是每幢老屋的院墙上都有毛笔书写的《诗经》、《论语》等经典词句及古训,字迹隽永飘逸,落笔生风,仿佛书家刚刚落笔,还带着清香的墨汁 。


45
屿北古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始建于唐代,布局采用“濯清涟而不妖,出污染而不染”的思想来规划,整村的地貌及建筑布局犹如荷花绽放 。村内几乎每一座民宅都有名称,这在楠溪江古村落中也是绝无仅有 。


46
圆州古村落
清代,江西黄氏先祖为避免南昌丰城扰乱,且闻浙瓯山水名胜,遂入泰择而迁 。村子曾经繁荣一时,百年来由盛而衰,现存古民居四座、宗祠一座 。布局中后有靠山,前有案山,左右为护砂,中间部分堂局分明,地势宽敞,且有“玉带水”曲流环抱,形成了一个前方略显开敞而又相对卦闭的环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