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文德皇后 文德皇后为什么能被后世记住

【唐太宗的文德皇后 文德皇后为什么能被后世记住】文德皇后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十分著名的皇后之一,原因就是后世唐代贤明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子。那么,文德皇后是怎样的人呢?
文德皇后出生于公元601年,是河南洛阳人士。文德皇后并不是如同其他的妃嫔一样,通过民间选妃而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文德皇后是隋朝著名武将长孙晟的女儿,属于名门之后。自幼便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此外,文德皇后还略通交易礼法以及政治学问,深受自己的父亲以及唐太宗李世民的父亲李渊的喜爱。
文德皇后在十三岁的时候,便已经嫁给了唐太宗李世民,而唐太宗李世民当时也只有十七岁。在贞观十年,也就是公元636年,文德皇后便去世了,年仅三十五岁。
虽然文德皇后年纪轻轻便已经去世,但是却在生前给予了唐太宗李世民很多的帮助。有人曾经这样称赞过文德皇后:“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仅仅从这一句话,我们就可以知道文德皇后是怎样的一个人,那就是贤良淑德,具有母仪天下的风范的人。
在唐太宗李世民执掌天下大事的时候,虽然与很多的贤臣在旁边协助,但是唐太宗李世民也经常会有各种疑惑。比如,在女性能否进入官场这一个问题上,李世民就曾经迷惘过。唐太宗李世民一直都认为女性不应该参与政治。但是,文德皇后说了自己的见解,那就是“思齐,居安思危“。唐太宗听完之后,也认为文德皇后说得很有道理,从此也时刻不忘文德皇后说的话。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文德皇后还是一个明是非,懂道理的一个人。
文德皇后怎么死的
文德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子,也是正宫皇后,文德皇后素有贤德之名,是李世民重要的贤内助。但是这样一位受人尊敬的皇后,却在很年轻的时候去世了,文德皇后怎么死的?原因就是疾病。
文德皇后墓林照
公元634年,文德皇后和李世民一起到九成宫避暑,在避暑的时候身染重疾。当时的太子为了母亲平安请求大赦天下,李世民也同意了,但是文德皇后反对。迫不得已李世民只好请高僧为皇后祈福,虽然后来文德皇后的病好转,但是也留下了隐患。
时隔一年后,两件重要的事情对文德皇后的打击非常大。首先是自己的母亲赵国太夫人去世,这件事就让她内心非常悲伤了,不久以后太上皇李渊也去世,又一次打击了皇后。这件事情诱发了文德皇后早年经常发作的气疾,也为她的去世埋下了伏笔。
文德皇后开始长期卧床,并长期服药,但是这些药并没有将文德皇后的病治愈,李世民非常着急。于是李世民到了太原的佛寺,在这里捐献了大量的珍奇异宝,为皇后供养祈愿,并希望高僧帮助祈福。
同时为了能让自己妻子的病很快好起来,李世民还决定帮助佛家修建庙宇,李世民下诏要求修复当时天下的近四百所庙宇为皇后祈福,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妻子的病有所好转。但是这次并没有成功。
公元636年,皇后病逝在太极宫立政殿,年仅三十六岁。对于这位皇后的去世举国悲痛,李世民将皇后安葬在昭陵。
文德皇后的评价
神京背紫陌,缟驷结行辀。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寒光向垄没,霜气入松楸。今日泉台路,非是濯龙游。这首诗是唐朝著名诗人朱子奢作的一首怀念文德皇后的诗。
文德皇后是唐朝李世民时期的著名贤后,历史上素有贤名,她不但是李世民的皇后,还是他治理国家的重要帮手,在历史上对于文德皇后的评价有很多。
明朝时期的著名大臣张居正这样评价过长孙皇后:尝考自古创业守成之令主,虽圣明天挺,然亦有内助焉。观长孙皇后之于唐太宗,虽夏之涂山,周之太姒,无以过之矣。太宗外有忠臣。内有贤后,天下安得不太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