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吃”是一种文化 , 那么能将这种“吃文化”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的群体 , 恐怕是非国人莫属了!

文章插图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 , 甚至是胎里带出来的 , 都能成为吃货们追捧的对象 。
本次就要和大家介绍一种水里游的鱼类 , 正是因为太好吃了 , 这种鱼已经被吃到濒危的境地 , 被吃成二级保护动物 , 它就是被人们俗称为“芝麻剑”的斑鳠 。

文章插图
据报道称 , 在贵州和广西交界的罗甸县有一处鱼类保护区——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 里面生活着多种珍稀的淡水鱼 , 例如斑鳠、南方白甲鱼、多耙光唇鱼、大鳞细齿塘鳢等 。
经过记者调查 , 在这个保护区附近的一些农家饭店里 , 却在公开售卖野生鱼 , 并化名“生态鱼”、“小肥鱼”招徕顾客 。其中“芝麻剑”就是当地一些饭店招待食客的“头牌菜” 。

文章插图
【剑鱼是什么鱼 剑鱼是淡水鱼吗】
“不吃芝麻剑 , 枉自到罗甸 。”曾是当地流行的一种说法 。
由于斑鳠鱼肉质细嫩 , 刺非常少 , 而且还带有一种芝麻的香味 , 售价一度高达200元一斤 。但这样的高价也未能遮挡住食客们的味蕾 , 很多人非“野生鱼”不食 , 在利益的驱使下 , 自然形成了一条捕捞、售卖芝麻剑的利益链 。
芝麻剑的学名叫作斑鱯 , 有“淡水鱼之王”的美称 , 在广东的一些农村也叫剑鱼、钳鱼 。一般常见个体为1-2公斤 , 最大的可以长到15公斤 。

文章插图
此鱼无鳞 , 外形似剑 , 再加上其身上生长有芝麻状的不规则斑点 , 而得名 。这种珍稀的淡水鱼主要生长在珠江水系上游 , 即位于广西、贵州的红水河流域 , 它们主要栖息于江河的底层 , 或一些喀斯特地貌的溶洞内 , 以水体中的小型水生昆虫、小鱼、小虾等为食 , 饿的时候也会摄食一些水生植物的碎屑 。
芝麻剑曾是红水河水系的重要经济鱼类 , 因其肉质细嫩 , 味美 , 营养价值高 , 被誉为珠江“四大名鱼”之一 。正是因为味美 , 芝麻剑遭遇到了灭顶之灾 , 已经陷入濒危的境地 。
2021年2月份 , 芝麻剑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芝麻剑之所以成为一种濒危鱼类 , 很多人将原因归结为一个“吃”字!

文章插图
当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解决后 , 简单地填饱肚子已经满足不了一些人的口腹之欲 。对他们来说 , 食材要足够鲜、足够野才行!
就拿此次被央媒关注的“芝麻剑”来说 , 在一个国家级的鱼类资源保护区范围内 , 竟然还开着野生鱼馆 , 在一些遮遮掩掩的菜单上 , 也暗藏着不少猫腻 。
- 疽怎么读音是什么读 疽怎么读什么意思
- 木香花的种植养护方法是什么
- 晒自拍是什么心理 发自己照片是自恋的显示
- 玉簪花的花语是什么有什么寓意
- 贷款年限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湛江买房贷款时间越短利息越低吗?
- 桃花盛开是什么季节桃花花期及养护技巧
- 多肉叶子掉了怎么养活是什么原因
- 土豆汤的家常做法是什么
- 荷花种植方法和时间是什么
- 银耳莲子红枣桂圆汤的做法是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