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流风水宝地 广西北流市风水宝地( 二 )

广西北流风水宝地 广西北流市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周至县古骆国】
写到此处,有朋友会问,大禹为何要治理八水?《连山易》记载:“鲧封于崇 。鲧,禹父” 。意思就是说:大禹的父亲叫“鲧”,封地在崇国 。《正义》引皇甫谧说:“虞、夏、商、周皆有崇国,崇国盖在丰、镐之间 。”意思就是说今西安沣河两岸的丰镐之间就是大禹父亲“鲧”的封国 。
《路史·各国记》:“骆,鲧父之国,京兆宜寿县有骆谷,故盩厔(周至)地” 。意思就是说:“鲧”的父亲封国叫“骆国”,在今天周至县骆谷 。清乾隆五十年《周至县志》载:“骆谷,盖古骆国也” 。《广两曲志》:“五帝时,鲧父骆明封干骆,为骆国 。”说的就是大禹的爷爷,也就是“鲧”的父亲叫骆明,封国在周至县的骆峪,称“骆国” 。

广西北流风水宝地 广西北流市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鄠邑区三过村】
《史记》记载:“鲧仕尧,治水九年,功用不成 。舜摄位,杀鲧于羽山,而举其子禹以代 。禹痛父罔功,克自勤励,八年间三过其门而不入”今西安市鄠邑区(户县)涝店镇余姚村古名“禹王村”,传说就是大禹的故里 。余姚村旁边的三过村相传就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地方 。清康熙《户县志》、《关中胜迹图》、清乾隆《户县新志》、民国《重修户县志》均记载三过村为“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之地 。这就可以理解,大禹为何要治理关中八水了 。因为这都是自己家门口的事 。

广西北流风水宝地 广西北流市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西周丰镐二京】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文王受命,有此武功 。既伐于崇,作邑于丰.......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 。”说的是周文王伐灭沣河西岸的崇国以后,将都邑迁到此地,名曰“丰京”,后周武王在沣河东岸另修新都名曰“镐京” 。《长安志》:“周武王克商,都丰、镐,为王畿 。”说的就是此事 。
【广西北流风水宝地 广西北流市风水宝地】
广西北流风水宝地 广西北流市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丰镐遗址】
《老子》说:“沣水之深十仞,而不受尘垢,金铁在中,形見于外 。”说的是沣河的水好 。东方朔曰:“丰镐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一金 。”说的是丰镐之地肥沃,有“土膏”之称 。所以唐代杜佑说:雍州之地,厥田上上 。鄠(户县)杜(长安)之间,号称陆海 。
《陕西通志》记载:“沣河流域,灌渠众多,水利便捷,沣河渠在县西南四十里,一名贺兰渠,东北流注交水 。另有一条自鄠县(户县)流入,北合滮池,俗名张王渠(张旺渠) 。昆明故渠 :在县西南,渠上承昆明池东口,亦曰女观陂 。又东合沈水,亦曰漕渠 。高桥渠 :一名韩家庄渠,在县西四十里 。引丰河水,经流马池头、槽房里、东西马房,至咸阳梁家庄入渭 。沣水又北流一里许为阎家古渠(严家渠),经流习家村、张家庄、马家村,又自北而东,仍入沣河 。”
由此可见,今户县长安结合部沣河两岸的丰京镐京故地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风水宝地 。“ 京”字最早的记载,见于西周青铜器的铭文 。自清末以来,学者对京的考释,基本分两种,吴大澂《说文古籀补释 》说“京”,特指沣河东岸的“镐京” 。但郭沫若《金文丛考臣辰盉铭考释》和黄盛璋《周都丰镐与金文中的 京》中,根据青铜器铭文对“ 京”的记载,综合“京”,距宗周很近﹔有辟雍大池,周王常来此举行渔猎等特点,认为铭文中最早的“京”所指的就是“丰京”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