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这是百年来京杭大运河首次全线贯通 。
大运河纵跨南北,如巨蟒舞大地,蜿蜒曲折3200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河 。曾经,皇帝借此乘船巡视,民众依其航运谋生,运河两岸景点星布,文人墨客书画诗咏 。大运河,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完的传说 。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被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大运河始开于公元前486年,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地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历朝历代修筑运河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国家的运输需求,在发挥了政治功能的同时,又极大地促进了物资和商品的贸易 。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历史上是沟通我国南北的大动脉,进入20世纪后,京杭大运河停止漕运,一些河段淤塞不通 。新中国成立后,黄河以南的运河河段在交通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黄河以北的运河河段得到一系列整治,但是京杭大运河一直不曾全线通水 。
而今,古运见新貌 。随着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行动深入开展,大运河再现生机 。
阳光和煦,波光粼粼,野鸭游弋……在河北沧州段,一幅“丰草繁花碧水流,河曲千载济沧州”的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三年来,超5亿立方米的黄河长江生态补水,再加上去年夏天的几场透雨,使沧州境内多处断流几十年的河段恢复了往日生机 。
沧州有1500余年建州史,是一座因运河而兴的城市 。宋末元初的时候,沧州运河沿岸经济繁荣,有“小燕京”之称 。宋代诗人孙谔夜过沧州曾作诗:“长河日暮乱烟浮,红叶萧萧两岸秋 。夜半不知行近远,一船明月过沧州 。”作为沧州的母亲河,大运河在这里流经8县(市、区),绵延215公里,沿途遗迹分布众多,河道保存完好,最能代表北方运河原真性 。
近年来,沧州市以河为线、以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全域统筹大运河文化保护带、生态景观带、全域文化旅游带、乡村振兴产业带建设,使古老母亲河再润沧州 。
保护:让文物讲述历史
东汉末年至今,大运河沧州段各年代文物沉积,古迹散布 。乾隆三次下江南“乘船巡幸临捷地,碑文御书留人间”,如今的御碑苑景区就是因乾隆御碑而得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印度籍专家莉玛·胡贾女士曾感叹:“沧州段大运河具有里程碑式沧桑的美!”
“九龙十八弯”是人们对南运河河道原生形态的形象描述 。沧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文旅服务中心孙健说,大运河沧州段利用自然和人工弯道减缓流速、降低堤坝受力,从山东德州四女寺枢纽至沧州连镇谢家坝直线距离为52公里,大运河流经88个弯道后,距离延长至94公里,流速大大减缓,体现了前人“三弯抵一闸”的水工智慧 。
尽管如此,仍有险段 。历史上,东光县连镇的谢家坝曾多次决口 。清康熙年间,连镇谢氏乡绅捐资,组织人力用糯米熬浆,加灰土、泥土混合筑堤,故名谢家坝 。如今,站在谢家坝坝顶俯视,200多米长、5米高的坝体安静矗立,虽然坝体上河水冲刷的道道痕迹清晰可见,但仍给人一种坚不可摧的“气场” 。谢家坝作为京杭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早在2012年就得到修缮保护 。
谢家坝旁的展馆内,一个微缩的糯米坝模型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 。“这是柏木桩,上面铺毛石,再往上是夯土层,糯米坝不怕水,越泡越结实 。”讲解员说,“谢家坝筑成后,这段运河再没有决堤,古代劳动人民为世界水利贡献了中国智慧 。”
- 高山风水宝地怎么看 高山最好的风水宝地在哪里
- 桂林风水宝地图片大全 桂林的风水宝地在哪里
- 世界上最大的生命体是什么?小蘑菇摘下了世界之最的桂冠
- 风水宝地是什么 众星捧月风水宝地
- 好风水宝地的明显特征 九曲来水风水宝地
- 石山风水宝地 万山图风水宝地
- 桃园结义时关羽年龄最大 为何做大哥的却是刘备
- 水浒传中宋江最大的克星竟不是方腊和高俅?
- 广西风水宝地留题公开 宾阳县各镇有名风水留题
- 东汉末年司马氏的兴起 成三国史上最大的赢家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