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玉米亩产量一般多少斤?美国玉米单产高于中国的原因是什么( 二 )


和杂交品种相比,转基因品种具有优异的抗虫、抗病能力 。美国最先推广种植的转Bt抗虫基因的玉米,在生产期有效防治了欧洲玉米螟、草地夜贪蛾等害虫,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益,玉米的耐贮性能也得到了提升 。
转基因玉米对单产的高低究竟有何影响?国外学者Brookes对转Bt抗虫基因的玉米进行过研究,结果显示:和常规品种相比,转基玉米的平均单产可增加10%左右 。再横向对比来看:1996年美国开始推广转基因玉米,此后的单产明显增加,而在同期,中国、法国等常规玉米主产国的增长速度则较为缓慢,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转基因玉米种子的贡献 。
其次,中美两国的玉米生产技术也是影响单产的重要原因 。美国的玉米种植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人力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通过改变农机参数,播种的密度、深度、水肥控制更加合理,漏播和重播的概率较小,这为夺得玉米高产创造了前提条件 。

美国玉米亩产量一般多少斤?美国玉米单产高于中国的原因是什么

文章插图
美国的玉米种植户还特别重视技术与经验,全国性的玉米高产竞赛为技术分享提供了平台 。该项赛事简称为NCGA,是一项可追溯到1965年的年度比赛,每年各州农户同台竞技,单产最高者获得国家奖杯或州奖杯,并受到名誉表彰 。
一方面,高产竞赛大大激发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赛事也体现了美国玉米生产的最高水平,对技术推广起到了引导作用 。例如:2021年的全国纪录由弗吉尼亚州查尔斯市的David Hula创下,玉米单产达到了602.16蒲式耳/英亩,换算成亩产量则高达5039斤 。竞赛共产生了27名全国优胜者,经核实,平均亩产量都超过了3147斤 。
而在我国,玉米种植区域相对分散,缺少广阔平坦的“玉米带”,耕地条件不及美国 。再者,我国环境复杂,气候多样,玉米的种植以小规模生产为主,缺乏规模效应,一来增加了人力成本,影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二来也不便于高产技术和高产良种的推广,和美国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国的玉米还有很大的增产空间,其中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 。尤其是黄淮海平原的夏播玉米区、南方丘陵区和西南山区,增产潜力巨大 。
以黄淮海地区为例,当地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粮仓”,种植制度为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制,制约亩产量的自然因素包括:土壤结构差、肥力低、水旱灾害、病虫害相对严重等等,人为因素则与机械化的质量有关,整体上较为粗放,种植效益不甚理想 。
根据这一生产现状,我国专家建议:行之有效的增产方向是有序提高机械化生产的质量,加快培育适合机械作业的优良品种,同时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灾害防控能力等等 。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我国玉米的单产表现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
总体而言,中美两国的玉米生产各有特色,美国的优势在于亩产量和生产效率,最大特色是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与转基因品种的全域覆盖 。
和美国相比,我国玉米的平均亩产量较低,但作为粮食却更加安全,杂交品种在国内市场也更受认可 。当然,美国的成功经验也值得借鉴,推广高产的配套技术、提升机械化的水平,这些都是提高玉米单产的有效措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