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蛋中国为何会做不下去( 二 )


2010年,京东商场的销售额过百亿元,进一步拉开了和追赶者之间的距离 。在京东后面,站着销售额30亿元的卓越亚马逊和在20亿元水平线上徘徊的凡客、当当和新蛋 。
那一年,新蛋网请来长期在零售业工作的顾建兴做中国新蛋网总裁 。顾一度雄心勃勃,认定2011年是新蛋跨越式发展的一次机会 。他曾向集团总部提出:2011年的销售额可以从2010年的18亿元增长到40亿元,从而超越当当和凡客,但需要的条件是:集团允许中国新蛋网有1000万美元以上的亏损额 。然而,集团拒绝了他的要求,坚持要求亏损额必须降到1000万美元以下 。
在顾建兴看来,想要做大规模,却又不允许扩大亏损,这似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于是,顾建新选择了离开新蛋,其后总裁一职一直空缺 。
在周昭武上任后,仍然执行的是美国式思维 。他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曾表示:“中国电商惯常采用‘赔钱赚吆喝’的模式,但是拉来的流量,并没有忠诚度可言,这也是中国电商最悲哀的地方 。现在中国电商面临的问题,是不正确的经营心态,也就是拼命烧钱、圈地占有市场份额 。如果要说,我们跟同行的最大区别,应该是我们一直保持着‘外资’的理性思维,但欠缺内资电商的激进思维 。”周昭武想要证明:除了赔本赚吆喝的模式之外,电子商务企业在中国还有其他的模式可循 。
在新蛋集团看来,美国仍是全球主要市场,中国市场和物流配套均不够成熟,规模越大,亏损越多,盈利前景并不明朗,一时的市场规模不代表什么,能否实现盈利、保持健康长久发展才是关键 。
因此,为了保持稳定增长,2012年,新蛋网会提高推广费用到销售额的1.5% 。“我们在美国用销售额1.5%的推广费用就可以做得很好了 。以美国的经验,我们用同样的比例在中国内地一样可以做好 。” 周昭武表示,新蛋网2011年的亏损占到销售额的2.5%,即收入100元亏2.5元 。而在中国的B2C电商,行业平均亏损都是销售额的7%左右 。
观察
美籍模式水土不服
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下,既要增加收入,扩大规模,又要减少亏损,这对于本土的职业经理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
顾建兴坦言,自己当时所采取的方式就是控制员工数量 。据了解,顾建兴在任时,中国新蛋网的所有员工,包括物流人员只有600多人 。
当新蛋网要做百货事业部时,集团提出的建议是增加100人 。但是,顾建兴追问的不是业务怎么做,而是这100人的成本谁买单?毕竟,顾建兴要对成本指标负责 。因此,在扩充产品品类时,他只能采取内部裂变的方式:从公司内部另一个相对成熟的团队里抽人出来,如果做得好就继续增加人,做不好就砍掉 。“有钱的话,我当然也希望从外面找个能干的人,给他高薪,让他马上把业务做起来 。”然而,在新蛋,这是不可能的 。
除了美国式管理,新蛋网还有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是上游的议价能力 。“新蛋网的管理水平、IT系统,仍然优于国内大部分电商 。他们应该尽快加大推广力度,让更多新用户进来,只有有了大规模的交易量,你才能控制上游,价格才能压得更低 。”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认为,在交易量差不多的情况下,别人的管理能力不如你,你的优势才能出来,否则对上游的议价能力就很弱 。
对于议价能力弱的问题,周昭武并不认同 。他表示:“美国新蛋集团的采购量,并不比中国内地几家大电商小,集团效应使得中国新蛋在谈判上有足够的议价能力,新蛋产品价格与同行的售价相差无几 。”
但是,“所谓集团效应是不成立的,因围中美采购体系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Sony数码相机,有北美的销售总代,有中国内地的销售总代,不同地区的渠道商肯定要分别找不同的销售总代去谈判 。何况,两个国家的总代不能串货,中国不同的两个省都不能串货 。”某业内人士并不认为美国新蛋集团的采购优势能惠及中国市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