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李商隐 流莺李商隐 阅读理解


李商隐樱桃四首,用樱桃比喻自己的早慧和怀才不遇,和被流言中伤
中国古代的樱桃,是晚春初夏的名果 。樱桃很有意思,它早春开花,在梅花之后,桃李之前,樱桃花虽然不够绚烂,但是却是最早成熟的水果 。樱桃成熟时,梅子尚青青 。
所以古代人重视樱桃,因为它先百果成熟,色泽明艳,是靓丽的鲜红和朱红色,给人视觉的明艳清新,像火,像太阳的光芒 。而且樱桃是野生水果当中香甜可口的品种,成熟在农历立夏的节气左右,跨晚春和初夏,所以周朝在夏天的宗庙祭祀上会首先奉上樱桃,让夏神和祖先品尝这甜美的最初的果实 。

瑶池李商隐 流莺李商隐 阅读理解

文章插图
杭州植物园内白头翁偷吃樱桃果
樱桃在古代,最初是山林野生,以洛阳郑州的山地最为出名 。由于果实细小,是小鸟们的最爱 。从樱桃开花到结果,就有无数的黄鹂小鸟伴着树成长安家,因为樱桃花瓣是小幼鸟可口的素食,伴随它们度过春寒的成长,樱桃则是黄鹂成年后的美味 。一颗颗小樱桃果,刚刚可以落尽黄鹂的嘴巴,像红色的珍珠,所以樱桃最初叫”莺桃”或者“含桃”,那小鸟嘴里噙着小樱桃,真是一种可爱 。
正是如此,有樱桃树的地方往往引来流莺 。
樱桃成为名果,是因为樱桃好吃树难栽,喜欢温暖湿润,空气清新流通的山地 。而樱桃皮薄肉嫩,不耐储藏,是短暂的时令水果,但樱桃营养丰富,令人愉悦,所以从山林运输出来不容易,好品质的樱桃首先供应皇宫,由于不好贮藏,皇帝会分发给大臣作为时令佳果,物以稀为贵,也推高了樱桃的市场价值 。
虽然中唐之后大量贵族园林种植樱桃,甚至很有规模,但是樱桃本身不耐保存,所以很难成为平民水果 。樱桃挂在树上,不及时采摘就会落地腐烂,当然这是小鸟们的狂欢,它们一吃一个准,用樱桃滋养自己,保养婉转歌喉 。
瑶池李商隐 流莺李商隐 阅读理解

文章插图

“众果莫相诮,天生名品高 。
何因古乐府,惟有郑樱桃 。”唐朝 李商隐《樱桃答》
李商隐是非常喜欢樱桃的,因为单就流传下来的诗,写樱桃的至少有五首,我还没有看到他写其他水果,有这么多的量,如果按照流传只是他诗作一部分,那么李商隐生前肯定不止写了这些,也就是说,在水果当中,李商隐对樱桃非常上心 。一方面长安人的晚春初夏流行吃樱桃,虽然樱桃只那么几天上市光景,已经是很得人们喜爱 。
李商隐说,其它的水果和樱桃没得比,它天生名字也美,品质也美 。因为最早开花最早结果,且红艳艳的果实点燃人们的视觉和味觉,其它的水果再好,没有樱桃之惊艳 。
但是历史书上都没有记载太多关于樱桃的,只有古乐府里有一首诗关于樱桃,而且是写郑樱桃,一个红颜祸国的赵国皇后 。
不过目前流传下来的南北朝乐府诗中,我没有找到郑樱桃诗 。比李商隐早一点的中唐李颀写了《郑樱桃歌》,说郑樱桃是个歌舞唱戏的民间女子,受宠石虎,石虎为他杀了两任妻子,最后让她做了皇后 。
樱桃相关的古诗就只和郑樱桃有关,最善于看书找典故的李商隐,也不免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
但是李商隐仅仅只是觉得奇怪吗?
这里有李商隐的深意,樱桃如此之美好,却在古书古诗里不为人知,却和蛇蝎美人郑樱桃联系在一起,李商隐给了一个答案,那就是郑樱桃可能是被冤枉的 。
而李商隐也曾经饱受谗言,牛党对他的污名化,导致他一生为污名所累,没有在仕途上翻身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