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古诗名句大全 关于杜甫的古诗( 二 )


?
梦李白二首·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
?
简析:开篇以比兴领起: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意思是说浮云可见,而游子 (李白) 却不可见 。古诗十九首》 中有: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 由此引出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说明诗人对李白思念之深切 。
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
?
简析:此诗以凉风起兴,对景相思,设想李白于深秋时节在流放途中,从长江经过洞庭湖一带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李白深切的牵挂、怀念和同情,并为他的悲惨遭遇愤慨不平 。全诗情感真切深挚,风格婉转沉郁,为历代广为传诵的抒情名篇 。
?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
简析: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思想感情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 。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
?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
?
简析: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 。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 。成都是三国时期汉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 。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 。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武侯祠完整无损 。“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 。成都产蜀锦,古代曾经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他们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旧有大城、少城),所以又称成都为锦官城、锦城或锦里 。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成都地近锦江,这里山川明丽,美如绣锦,因而得名 。“森森”,是形容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 。据《儒林公议》、《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 。
?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馀杯 。
?
简析:这是一首至情至性的纪事诗,表现出诗人纯朴的性格和好客的心情 。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可见诗题中的“客”,即指崔明府 。其具体情况不详,杜甫母亲姓崔,有人认为,这位客人可能是他的母姓亲戚 。“明府”,是唐人对县令的尊称 。相“过”,即探望、相访 。
?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