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的注音 不禁读什么音


语文清话

不尽的注音 不禁读什么音

文章插图
【不尽的注音 不禁读什么音】语文的边界
就是世界的边界
不尽的注音 不禁读什么音

文章插图
古诗文中容易读错的字
文 | 邹金灿
古诗文规矩绵密,不可随意破格 。然而不少字在古代就不止一个读音,一些字音到今天甚至还发生了平仄变化,这种情况是我们在写诗、读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
我根据自己的读写经验,整理了一份古诗文中容易读错的字表 。可能不算全面,但基本上涵括了古诗文中的高频字,兹作为附录以便读者朋友翻阅 。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王安石)
“间”字两读:一音jiān,一音jiàn 。此处读jiān 。某教材把“京口瓜洲一水间”的“间”注音为jiàn,认为是“间隔”的意思 。这是不懂诗的体现 。
第一,王安石这首诗是律绝,且首句入韵,“间、山、还”三个字都在上平十五删韵,如果读jiàn,那么第一句就是三仄尾,留意古人诗集可发现,三仄尾的情况多出现在五言近体诗里,如王湾的五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至于七言近体诗则很少三仄尾,苏轼的“三过门间老病死”是比较罕见的例子 。
第二,无论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都绝对不能平仄通押 。如果读jiàn,那就是仄声,它与平声的“山、还”相押,不免有平仄通押之嫌 。王安石究极声律,不会忽略这一声病 。
第三,“一水间”是成词,非王安石独创,如“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此外还有杜甫的《涪江泛舟送韦班归京》:
追饯同舟日,伤春一水间 。
飘零为客久,衰老羡君还 。
花远重重树,云轻处处山 。
天涯故人少,更益鬓毛斑 。
此处“间”字是五律的韵脚,与“山、还、斑”押韵,只能是平声,读jiān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李白)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杜甫)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
“看”字两读:一音kān,一音kàn 。根据格律,以上的
“看”字平声,读kān 。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陈与义)
明朝日出春风动,更看晴天万里开 。(陆游)
根据格律,以上“看”字仄声,读kàn 。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柳宗元)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欧阳修)
“思”字两读:作动词时音sī,作名词时音sì 。以上“思”
字为名词,读sì 。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白居易)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李商隐)
“思”字有“悲”的意思(据《康熙字典》),仄声,读sì 。上引白居易《琵琶行》诗句中,“思、志、事”三个字押韵 。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欧阳修)
“思家”,“思”为动词,平读,音sī 。

诗来清吹拂衣巾,句法词锋觉有神 。(黄庭坚)
“吹”字两读:一音chuì,一音chuī 。做名词时,如“歌
吹、朔吹、清吹”等,仄声,读chuì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
“吹”字作动词时,平声,读chuī 。

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 。(杜甫)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