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指标724 724研究所( 三 )


民国十四年(1925年)江南水师学堂停办 , 在中华民国成立后 , 改名为海军军官学校;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在行政院军政部之下设立海军署;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为海军部 。民国海军总长林建章、海军总长与代总理杜钖圭、黄花岗起义领袖赵声、海军舰队司令陈季良、海军部部长陈绍宽等人都是江南水师学堂知名校友 。
具有欧洲巴洛克建筑艺术风格牌坊 , 门前有一对石狮 。
东面公石狮
西面石狮 , 为母狮 。脚踩圆球 , 扭头侧面而视 , 双目圆睁 , 尾巴蜷曲 。
牌坊以壁柱分隔立面 , 中间顶部最高 , 爱奥尼柱一对位于大门两侧 , 上有栱券 。顶额的“海军部”三字 , 正是当年的名牌 。
涡纹柱头 。
这座饱经沧桑的西洋牌坊苍劲雄浑 , 历经岁月洗礼更显壮美 。九棵冲天壁柱扶摇而上 , 顶部由中心向两侧渐次下沉 , 墙身饰以花瓶小柱 , 上缀漩涡波浪纹 。西洋风韵浓郁 , 实为精品 。
墙身凹凸起伏的图案 , 也是经典的西洋现代主义流派的滥觞 。
文保碑: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江南水师学堂遗迹 , 江苏省人民政府 , 一九八二年三月二十五日公布 。南京市人民政府立 。
因目前内部未开放 , 只能从两侧通道约略窥探堂内风光 。
校舍均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式样 , 为东西四合院 , 屋顶采用传统的坡式 , 有脊兽 , 为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 。
1949年南京解放后 , 江南水师学堂校址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联校 , 后为海军军械学校 , 其后又为海军724研究所 , 该旧址现位于南京市中山北路346号 , 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 。
无论江南水师学堂的历史经历状况如何 , 它的创建和发展足以浓缩了中国近代海军的成长历史 , 都是中国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 中国海防由弱变强的历史见证 。
(图片分别拍摄于2010年10月 , 2020年4月 , 摄影:黑松子)
文字参考资料:《江南水师学堂》、《老下关记忆商埠沧桑》等
部分历史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请告知 , 我会及时处理 。
江南水师学堂
——中国近代海军成长史的见证 , 鲁迅曾就读过


肿瘤指标724 724研究所

文章插图


江南水师学堂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中山北路346号 , 又称南洋水师学堂、江宁水师学堂 , 也是国民政府海军部旧址 , 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 , 是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开办的军事学校 , 作为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 , 是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 。


肿瘤指标724 724研究所

文章插图


肿瘤指标724 724研究所

文章插图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在下关静海寺议定后签订 , 在这场激荡中国社会的大变迁、大转折中 , 南京始终身处历史漩涡的中心 , 成为了国人救亡图存的历史舞台 , 在“师夷长技以制夷”自强的呼声中 , 风雨飘摇的晚清帝国被迫踏上近代化的艰辛历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