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长指标 宝宝成长指标有哪些


当我们看到别人家同龄孩子一些技能已经掌握的时候,很难说躺平,佛系 。心里多多少少会有些焦虑,孩子多大能爬,多大会走路,多大开口说话,多大会认人?
这些,首先都需要有个科学的参考标准 。
2004年的时候,美国儿科学会发布的《儿童发育里程碑》 。
不过距离现在年份久了,一些关键性的发育指南也不统一了~
直到今年,最近我终于看到了美国儿科学会update!发布了一份全新版本的0~5岁儿童里程碑 。这也是第一个循证的儿童里程碑 。

儿童成长指标 宝宝成长指标有哪些

文章插图

新版在旧版的基础上做了彻底调整,清晰明了地展示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可能出现的典型行为,在一些关键指标上也与时俱进调整了需要进行干预的标准 。
新版里程碑比起老版,改进了以下这些方面:
1、发育里程碑应该有更明确疾病筛查的标准
新版的里程碑参考了一些专业的诊断评估工具,比如儿童孤独症量表,幼儿幸福感调查,麦克阿瑟-贝茨交际发展清单(第二版),美国语言-听力协会发展图表等等,还包括一些有利于儿童成长的游戏/活动 。有助于家长或医生尽早识别发育迟缓或者生理缺陷的信号 。比如,社交情感和认知里程碑的监测有助于早期识别孩子的智力和社交情感障碍,包括自闭症谱系障碍 。


2、将儿童的发育标准调整,并且将能够做到的标尺百分比下调25%
在新的里程碑里,"孩子能够做到”的时间普遍推迟 。比如旧版里程碑中,将物品从一只手递给另一只手,是6月龄宝宝能够做到的事情,而新版里程碑将这一项调整为9月龄 。


在新标准里,专家组将里程碑时间点设置为,认为多数儿童(≥75%)能够做到的月龄 。这个标准既能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疾病筛查,又能尽早发现孩子发育迟缓或生理缺陷的迹象 。将概率从“一半”提高为“大多数”,不仅让家长重拾了信心,也更好地帮助早期识别真正存在发展迟缓或障碍的儿童,降低延误诊断或治疗的可能性 。


3、新里程碑更加循证靠谱,术语更加清晰
美国儿科学会的专家组参考的文献更广:在产生的1027 篇文章中,选取了34 篇纳入里程碑;同时,也更加具有普适性,在采用的证据中有58.3%描述了非英语国家的人群,这使得不同社会、文化、民族背景的家庭使用参考价值更高 。
【儿童成长指标 宝宝成长指标有哪些】

此外,新标准中还删除了模糊术语(如“可能”或"开始”),进而提高了新版里程碑的清晰度 。比如新版5岁里程碑就用“能够做到单脚跳(Hops on one foot)”代替了旧版模糊的“单脚跳,可能可以蹦跳(Hops; may be able to skip)” 。


新的儿童成长里程碑可以更好地帮助家长对自家宝宝的发育进行初步监测和筛查,简单评估宝宝是否处于正常的发育阶段 。同时,家长也可以借助里程碑和医生沟通,通过监测和筛查被认为有发育障碍风险的儿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评估,确保出现问题及时干预,给早期识别和诊断提供了基础 。


4、新增了15个月和30个月的检查表
新增了15个月和30个月的检查表来完善定期健康检查的发育监测效果 。老版标准里1岁、2岁和3岁检查表里减少的里程碑目标中约有一半被移至新的15个月和30个月检查表 。


对了,我也根据原版的整理做了一些图给大家(要我整理的还是要原版文献的也可以Q我~) ;大家可以基于循证的证据去给每位孩子做评估,对家长来说,以后也能更清晰、更安心地了解自家孩子的发育情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