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养生

寒风萧瑟,昼短夜长,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冬季的养生工作该如何做好,今天一起来了解下!
养阴注意多喝水
干燥的秋冬季每天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因此补水必不可少 。一个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为1500毫升,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 。
虽然为了健康、减肥、美容等推荐每天多多饮水,但是在不口渴的情况下,一次性饮用大量的水,违反生理需求,就会造成反效果,水分超越身体必要量,细胞中水分含量上升膨胀,最坏的结果会引起“水中毒”,危害生命 。正确的饮水量要根据个人每天的日常活动量进行调节,正常情况下,每天至少饮用1.5~2L水 。每次的饮水量控制在1~2杯 。
穿衣注意保暖
有些人比较粗心,天冷了没有及时添加衣服;有的人为了漂亮,本来穿得就少,还不扣外套 。一早一晚天冷风大的时候,腹部很容易受寒 。尤其是脾胃虚寒的女性,一旦遇到天冷,就会肚子疼、拉肚子,这是胃肠道的一种自然反应,最好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多穿点,尤其是把腰腹部包得严实点 。
选择冬装的首要标准就是保暖 。在众多的衣料中,羊毛、氯纶、腈纶、蚕丝、醋脂粘胶棉保暖性最高,而锦纶、丙纶、涤纶的导热性较高,不太适合用于御寒 。衣料中所含的空气越多,保暖性就越好 。厚的羊毛织物和蚕丝含空气量大,保暖性就好 。尤其是羊毛织物的气孔不是直通的,因此,保暖性更佳 。
朝喝盐水晚喝蜜
入秋后会经常觉得口渴,光喝白开水,不能抵御秋燥 。人体水分,很快会被蒸发或排泄出体外,所以,应该“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就是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一举三得 。
盐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清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淡盐水,有利于降火益肾,保持大便通畅,改善肠胃的消化吸收等 。蜂蜜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的作用 。每天睡觉之前取蜂蜜10~20毫升,用温开水调服,不仅可以健脾和胃、补益气血,还有镇静、安神、除烦的作用 。此外,盐水和蜂蜜水还有防止血压升高的效果 。盐中含有大量的钠,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而蜂蜜中钾含量较高,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钠 。
多睡一小时
中医认为,秋冬为阴令,秋时阴收,冬时阴藏 。故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养藏之道也 。所以秋冬之季养生,注重阴之收藏及睡眠质量提高,则事半功倍 。“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是此时主要的睡眠养生之道 。具体睡眠时间,建议每晚亥时(即9点-11点)休息,争取在子时(11点-1点)入睡 。因为子时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之时,此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
正常人睡眠时间一般在每天8小时左右,体弱多病者应适当增加睡眠时间 。头北脚南定位准确 。人体随时随地都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睡眠过程中,大脑同样受到磁场干扰 。人睡觉时采取头北脚南的姿势,使磁力线平稳地穿过人体,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球磁场的干扰,使睡眠更加香甜 。睡觉姿势张弛有度,身睡如弓效果好,向右侧卧负担轻 。
饮食注意预防秋燥
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 。还可适当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 。秋分养生虽然以多吃“辛酸”果蔬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饱太撑,以免造成肠胃积滞 。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水果吃多了容易诱发或加重疾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