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于康熙十四年(1675) 的尚可喜画像,共七幅,分别交予其七子保存 。至今也有多幅传世,收藏在沈阳故宫博物院、鞍山市博物馆等文博单位以及个人藏家手中 。鞍山博物馆藏国家二级文物,清朝平南敬亲王尚可喜工笔重彩人物画像一轴,高267.5,宽154.7厘米,绢地锦裱 。人物肖像系工笔重彩描金绘制 。画像身穿四团龙马褂,上披绣龙纹披肩,腰系黄带,头戴红顶缨帽,脚穿朝靴,右手握朝珠,端坐于虎皮铺太师椅上 。画幅上端天头为金底楷书生平题款:“王姓尚讳可喜字元吉号震阳先赠王学礼公第四子生于前明万历三十二年甲辰本朝天聪八年官总兵崇德元年封智顺王顺治六年改封平南王加禄六千两金册六页又赏黄带十三年赠三代如王爵康熙五年加金册二页赏四团龙马褂十四年晋封平南亲王赐金宝加金册十三页并禄万两十五年薨于广东藩邸享年七十有三奏闻上遣国子监祭酒宜公前往致祭二十年柩至德州又遣一等侍卫危公率十员前往致祭迨柩至天津上又遣尚书吴公侍郎付公致祭赏营葬银八千两御撰碑文一道溢法敬字著史馆立传葬于海城东南文鞍山乙山辛向建专祠于城内赐左领二员世袭司坟庙祭祀二十一年上幸奏天遣一等公厄公至墓所传旨奠酒”
尚可喜的历史功绩就在于他顺应历史潮流,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在清朝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进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了纪念和弘扬尚氏先人的功德业绩,尚可 喜的后裔尚久蕴、尚世坦、尚德新等族人,群策群力,历时10余载,以家传秘籍《元功垂范》为蓝本,撰修家史、第六次重修《尚氏宗谱》 。发掘、整理、修复了皇清纪功碑、御赐神道碑、墓地园寝等历史文物,以翔实的历史资料向世人展示 。近年来,清平南亲王尚可喜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海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抢救、保护下,得到重视和合理利用 。经尚可喜后裔族人集资近百万元,海城市八里镇小新村为抢救历史文物,拨出30余亩土地,恢复尚可喜墓地园寝近两万平方米,开辟了清平南亲王纪念馆,以馆代祠,并于10月10日举行了落成典礼,从而成为辽宁省境内第一座民建清代名人纪念馆 。现已对国内外游人开放观览 。

文章插图
尚可喜纪念馆馆位于辽宁海城市八里镇的文安山上,尚可喜陵园西侧 。纪念馆分陈列室和展览馆两部分,分别展览着尚可喜生平事迹,文字和图片,以及乾隆皇帝御赐的千叟杖、尚可喜所用的兵器等文物 。
尚可喜原是明朝副将,1634年率部归顺后金,被封为总兵 。后来尚可喜随清军入关,征战南北,南下占领广东,镇压反清复明活动,为大清的江山立下汗马功劳,是清朝的开国功臣,被封为平南王 。
对于尚可喜的功过各方的评说:
对于尚可喜的功过是非有着不同的看法,因为作为汉人的尚可喜降清并把屠刀挥向本族同胞,为汉族士大夫阶级所不齿,民国成立后,尚可喜被打上了汉奸的标签 。
但是从民族融合和中华民族由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六个民族的角度来看,对尚可喜就不能以狭隘的汉族民族主义的价值观进行评判 。在这个问题的争论上,与尚可喜相同的还有抵抗异族侵略的岳飞、文天祥是否是民族英雄 。
在2004年9月17日于辽宁海城召开的清平南亲王尚可喜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对平南王尚可喜给予积极的评价,认为“他能认清大局,顺应潮流,既能与时同进,又能把握机会,明哲自保,急流勇退 。这是一位在历史转折关头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历史人物” 。
1999年,为了纪念清朝平南王尚可喜,尚氏后人筹款100余万修建陈列室和展览馆 。2004年9月17日,在海城召开清平南亲王尚可喜学术研讨会,同时尚可喜纪念馆落成.
- 快速止咳的方法小孩子
- 男生斜挎包这样搭配秒变时尚男神 斜挎包怎么背好看男生
- 时尚又高级的灰色衣服穿搭技巧 女士穿灰色显白吗
- 上海城隍庙特色美食 上海城隍庙小吃推荐
- 秦国时期为什么崇尚黑色 阴阳学说是什么?
- 顺治皇帝竟然不喜欢当皇帝喜欢出家当和尚
- 功臣郭德成装疯卖傻当和尚逃过朱元璋的诛杀
- 国学易经风水 尚德机构国学风水
- 和尚头上为什么要有戒疤?真相竟然是这样的
- 伴君如伴虎 此功臣装疯卖傻当和尚逃过诛杀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