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傲风 傲深


1853年,曾国藩书生治军,创建湘军 。
【小说 傲风 傲深】对内,他严于律己,身体力行地证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对外,他善于识人、用人 。
与大家共同品读梁启超编选的《曾文正公嘉言钞》,学习曾国藩自我管理、带队用人之法 。

小说 傲风 傲深

文章插图
图为曾国藩画像

正己
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
解读:普通人,不能懒 。
有才能的人,不能傲 。
2.【欲去骄字,总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
解读:治骄傲的第一有效方法:管住嘴,不轻易嘲笑别人 。
治懒惰的第一有效方法:不恋床,不睡懒觉 。
3.【凡说话不中事理、不担斤两者,其下必不服 。】
解读:领导讲话,一要说准事情的关键点,二要有分量、有担当 。
4.【凡军事做一节说一节,若预说几层,到后来往往不符 。】
解读:带兵打仗,带团队创业,做一步说一步 。大饼画得越美,露馅了越难看 。
5.【强毅之气决不可无,然强毅与刚愎有别 。古语云自胜之谓强,曰强制,曰强恕,曰强为善,皆自胜之义也 。如不惯早起而强之未明即起,不惯庄敬而强之坐尸立斋,不惯劳苦而强之与士卒同甘苦,强之勤劳不倦,是即强也 。不惯有恒而强之贞恒,即毅也 。舍此而求以客气胜人,是刚愎而已矣 。二者相似,而其流相去霄壤,不可不察,不可不谨 。】
解读:这段话区分“强毅”和“刚愎”,字字珠玑 。
自胜,是强;对自己有高要求,是强 。所谓强人,就是屡屡胜过自己的人 。
真正的强人,对自己最狠,要求自己最严,对别人不强求 。真正的怂人,对别人狠,要求别人严,觉得自己什么都好、什么都对 。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
这是一副对联,老吏断狱,经验之谈 。上联说的是做事情的次序,下联说的是做事情的手法 。做事情,次序和手法都不能错 。
闹闹哄哄、耍心眼、走捷径的,不是能长久成事的人 。
6.【莅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 。明有二:曰高明,曰精明 。同一境而登山者独见其远,乘城者独觉其旷 。此高明之说也 。同一物而臆度者不如权衡之审,目巧者不如尺度之确 。此精明之说也 。凡高明者,欲降心抑志,以遽趋于平实,颇不易易 。若能事事求精,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则渐实矣;能实则渐平矣 。】
解读:“明”字有两层意思——高明和精明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高明和精明与现代汉语常用的词义不同 。
高明是指有大局观,能跳脱具体事物、具体人物、特定时代、特定心性,看到不变的规律、问题的核心、处理的原则,类似佛教中的“觉” 。有了觉,超越了无明之苦,才能有戒、定、慧 。能高明,能见山河之旷远、人心之顽固、世间之轮回,也就能降心抑志,窥见万事万物寂静涅槃的底色,也就渐渐归于平实 。
7.【养身之道,以君逸臣劳四字为要 。省思虑,除烦恼,二者皆所以清心,君逸之谓也 。行步常勤,筋骨常动,臣劳之谓也 。】
解读:曾国藩讲养生,也是大实话——少操心,少纠结,少烦恼;多走路,多健身,多运动 。
成事有很多理论,但是所有理论都有一个前提:精力旺盛,精力过人,精力持久 。真正的精英都是精力上的超人,没有体力和脑力奢谈什么做事和成事?不能吃苦耐劳内心强大,奢谈什么带千军万马走过雪山和草地、走过一个又一个经济周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