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笔者与黄铮教授在“六祖岩”前合影 。

文章插图
石鸿韶等三人游饮西山寺碑文拓片 。
“六祖岩”有“新发现”
岩内6处摩崖石刻依然如故,黄铮教授细细点评并拍照记录 。在“重塑六祖圣像碑记”前,细看讨论良久 。碑文前的关键内容经岁月冲洗已模糊不清,在深表遗憾的同时,又因“重塑六祖圣像碑记”及“大明正德”等字仍清晰可见而倍感万幸 。
在品读洞口石壁“六祖岩”题刻时,黄教授突然惊呼:“曲江” 。顿时我脑门灵光一闪,原来是篆书“六祖岩”旁边的一行小字,因涂上红油漆,字迹有些模糊,但“曲江”两字却是可见,这是我以前来时未曾重视的内容 。于是我请县文物管理所廖江涌同志回去后用拓片等方法,对这行文字进行比对 。在“六祖岩”下我们还发现了许多原西山寺所用的石料、青砖及厚瓦 。在与村民的交谈中得知,有一块石碑多年前被一村民卖到了柳州,现去向不明,还有一块石碑现被县文物管理所收藏 。
在廖江涌同志的引导下,我们到县城老街的关岳庙,看到了被县文物管理所收藏并镶嵌于墙壁上的那块石碑 。石碑长0.86米,宽0.57米,厚0.13米 。碑文的内容是清代象州名人石鸿韶等三人游饮西山寺时所作的诗文 。其中安澜氏游饮西山寺题壁诗文为:“劈开古洞几千春,忝涖(莅)此邦作主人,花拂层轩香绕座,酒斟满斚净无尘 。留题有侣非孤调,邀赏乐群属上宾,埽石观诗经剥蝕(蚀),后贤云集焕然新 。”石鸿韶所作诗文为:“双凫涖(莅)处即阳春,为政风流见几人?山水有缘探窟奥,楼台何处著埃尘 。一龕(龛)宝月仍供佛,数盏香醪可醉宾,峭壁首题冰雪句,愧无才调斗清新 。”李文雄诗文为:“楼捲(卷)珠簾(帘)酒泛香,诗笺飞下语惊人,芳樽恨未陪高座,芝葢(盖)徒令望后尘 。群仙聚会喜来宾,江山遥见都生色,此地结缘贤有主,只为留题雅调新 。”碑刻文字及图案十分清晰,文才、书法俱佳,且盖有印章 。真是难得一见,不枉此行 。
回到家后,我在电脑上反复对“六祖岩”上的6处摩崖石刻照片细察慢寻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重塑六祖圣像碑记”竖写第二行,我发现了其倒数4个字为“张公唐辅” 。廖江涌同志也给我回复了他比对篆书“六祖岩”旁边的一行小字的结果,为“曲江谭掞文初书” 。顿时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
“新发现”背后的关联
“六祖岩”旁题刻的小字“曲江谭掞文初书”,文仅7字,却是大有来头 。
“曲江”为何?其为广东省曲江县 。有“南宗祖庭”之称的千年古刹南华禅寺,就位于广东韶关曲江县(现为韶关市曲江区)境内,六祖在南华寺传教弘法长达37年之久,“六祖真身”长期供奉于其内 。因此曲江实乃六祖文化流传和研究最为重要之地 。
谭掞,字文初,广东曲江人氏,北宋诗人,曾在广西桂林等地为官多年 。其父是当时堪称“举师”的韶州教授谭昉 。谭掞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名相王安石家是世交,与王安石是同学,曾协同王安石编成《字说》 。由于身在曲江,深受六祖的熏陶,他对佛教情有独钟,曾书写的佛教经典《金刚经》,著名诗人苏东坡为其作跋尾(作后序),并称赞谭掞:“我观谭君,孝慈忠信,内行纯备 。”由此可以断定,谭掞是非常关注佛教和六祖的 。在“元丰甲子岁”(即公元1084年),他行至象州“六祖岩”时,必是发现了六祖行踪真迹而挥毫写下篆书“六祖岩” 。以谭掞的人品及做学问的态度,所书“六祖岩”决非空穴来风,在当时是确有实据 。
- 四面高楼中间低楼风水 高楼层和低楼层风水
- 长春周易看风水 长春谁看风水厉害啊
- 72年属鼠人网名 鼠人微信名字风水
- 怎么样看风水 什么是风水尺寸
- 杨公风水四大水局 杨公风水四十八局
- 吴川状元林召棠祖坟风水 岑毓英祖坟风水
- 侧脸 面相 图片头像侧脸风水好吗
- 楚风水韵营业时间 楚风水韵有包间吗
- 出入平安门垫风水讲究 出入平安地垫风水
- 自己布艺做门帘的做法 风水门帘布艺效果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