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冬前弱苗的原因有哪些?外观来判断主要有3个方面

种植小麦过程中,年前长势的好坏,对于年后生长有不小的影响,如果年前小麦弱苗多,冬季期间容易发生冻害,等到年后温度回暖后,小麦无法正常返青,生长受到影响,产量也会相应降低 。
在小帮手高产交流群,来自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地的小麦种植户,趁着冬季期间农活较少,大家对于小麦技术的讨论多了起来 。有几位群友说,自家的小麦出现了弱苗,不知道该怎么办?
其中一位群友说,往年到了这个时候,是打小麦除草剂的时候,但是,今年田间的小麦还没有杂草生长旺盛,肯定不能去打除草剂了,担心杂草没防除,小麦却被除完了 。
本篇内容,小帮手结合小麦的生长习性,以及询问相关农业技术人员,详细说说关于小麦弱苗的相关知识,包含了小麦弱苗的判断、小麦弱苗的原因、小麦弱苗的管理等等,相信大家看完后会有所收获 。

小麦冬前弱苗的原因有哪些?外观来判断主要有3个方面

文章插图
小麦是否形成弱苗,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判断,单从外观来判断,主要有3个方面 。
其一,长势矮小 。自己种植了几亩地的小麦(不在一起),都是同一天播种,用的同样的种子、同样的化肥,等到小麦出苗一段时间后,其它地块小麦长势都正常,其中一块地的小麦,高度比其它能低一半左右 。
或者是和邻居家同时播种的小麦,相邻的地块,邻居家的小麦能比自家小麦高出很多 。这些情况下,就要注意是否出现弱苗了 。
其二,叶片发黄 。正常情况下生长的小麦,叶片翠绿,长势良好 。如果发现自家的小麦,出苗后不久,叶片就出现发黄现象,需要考虑弱苗的出现 。
小麦出苗后,农户们都会观察小麦的出苗情况,尤其是出苗一段时间后,会观察是否长势是否良好 。小帮手就见过小麦出苗后不久,田间就出现大面积的发黄现象,不仅是叶尖发黄,整个叶片都出现发黄 。
其三,分蘖少 。对于10月中下旬播种的小麦,11月中下旬到12月上中旬期间,是小麦第一个分蘖高峰期,如果同一时间播种的小麦,正常地块有4-5个分蘖了,自家的小麦才1-2个分蘖,基本上也是弱苗的表现 。
小麦是否能正常分蘖,是判断小麦长势好坏的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小麦分蘖较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生长受挫,也会影响最终的产量 。
当冬前小麦苗期出现弱苗以后,对于整个生育期内的危害都比较大 。从越冬状态来说,弱苗情况下的小麦,自身所积累的水分养分减少,抗逆性下降,遇到冬季严寒降温以后,比正常的小麦更容易发生冻害 。弱苗情况越严重,冻害的危害程度也会增加,一旦小麦根系腐烂之后,就无法继续生长了,只能采取毁种措施 。
除了抗寒性比较差以外,弱苗小麦自身的抗旱性、抗病虫害能力都会相应的减弱,等到年后温度回暖,进入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以后,植株高度低,病虫害严重,进而导致抽穗少、结实低、千粒重下降,最终形成减产 。

小麦冬前弱苗的原因有哪些?外观来判断主要有3个方面

文章插图
既然小麦弱苗影响比较大,有农户会问,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弱苗呢?出现弱苗后该如何补救?下面小帮手从多个方面具体说说 。
第一个因素:晚播导致小麦出现弱苗 。
小麦实际种植过程中,有些农户上茬作物收获较晚,导致了下茬小麦的播种时间也延后 。比如,小帮手所在的豫东地区,大多数农户种植的是玉米,玉米收获时间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玉米收获后,10月中旬小麦就可以播种了 。
而有一些农户上茬种植的蔬菜,蔬菜收获后就到了11月初了,小麦播种就到了11月中下旬,小麦播种越晚,受天气影响越大,也就很容易出现弱苗的情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