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车辐条起什么风水( 二 )


秦人与西戎长期杂处,到了战国时期也是如此 。该墓地与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时代相近,地理距离相近(相距约32公里),都处在关陇大道北边不远处 。位于这两处墓群之间秦安县陇城镇上袁墓群,是秦汉时期汉族人的墓群,曾出土过“秦权” 。在秦人势力扩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由关中通往陇西的这条道路即关陇大道(或陇关道) 。这条交通要道既保障了秦国从国都到陇右的联系,又保障了政令传达、军队调动和物资运输 。
王家洼、张家川马家塬和甘谷毛家坪三处墓地出土的金银制品,其成分和制作工艺相似,例如以錾刻和模压的方法在金制品表面制作纹饰和图案 。这些马车饰片是成组出现的,很多人不了解,如果是单个的饰片虽然也有价值,但不及成组的文物价值高 。原因是若文物遭盗扰,不仅会使文物流失,而且还会破坏文物原有的组合搭配 。所以盗墓既是文化遗产的损失,也是历史文化信息的损失,往往会让考古学者花费巨大的精力去探寻真相 。
当时,西戎人占据统治的城市,被称为“戎邑” 。秦昭王时,义渠戎“筑城十余” 。《史记·匈奴列传》载:“义渠之戎筑城郭以自守,而秦稍蚕食,至于惠王,遂拔义渠二十五城” 。庆阳市宁县庙嘴坪如今仍有义渠国都城遗址 。筑城的记载和遗址,说明西戎人过着定居或半定居的生活,而非像后世一些游牧民族一样“逐水草而居” 。西戎部族以游牧和射猎为主,还进行一定的农业生产,如宁县出土有铁制农具 。所以,西戎部族呈现出一种混合式的经济形态 。马家塬、王家洼附近很有可能就是西戎的某个“邑”,但是具体名称尚未有文献记载或文物铭文证实 。这两处墓地规模相当,在文物特征上存在很多的相似性,在墓主人身份、墓制、文物的工艺特征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 。这些墓地文物的发现,不但扩充了早期秦文化资料,而且拓展了秦文化、西戎文化研究的空间 。
马车一般都是实用器,不会摆放在家里作为装饰品 。据专家考证,马家塬墓地出土的马车没有实用价值,属于豪华的陪葬品,表明当时的西戎贵族和首领占有了大量的财富,并通过制作豪华马车的方式将财富带到墓葬里 。笔者以为,王家洼墓地出土的车马器则是实用器 。
由这几处墓葬可见,秦国在与西戎联盟或征服之后,西戎首领享有很高的待遇,尤其是经济待遇,自身的文化也得到了独立和充分的发展 。秦与西戎经过了数百年的战争与交往,到了战国后期,有融合的趋向 。而且他们有着共同敌人——匈奴 。秦国自身建立了稳定的大后方和中心统治区,为秦王朝的统一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
王家洼墓地曾入围“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名单 。千年之后的今天,面对王家洼墓地留存下来的珍贵文物,是否让你在感叹厚重历史的同时,也感受到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时代密码呢?(文/秦安县博物馆 安俊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