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达律师事务所怎么样


作者 / 毛姗姗 吴梦奇
来源 / 智合

康达律师事务所怎么样

文章插图

在一起涉及股东代表诉讼的案件中,公司濒临破产,企业主在公司尚未注销的情形下跑路,债权人利益受到损害 。债权人找不到企业主,开始追究股东的清算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原本责任为“有限”,此时追及到股东,界限该如何划分?
康达律师事务所在接到委托之后,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有大量公司解散后应当清算而不清算,甚至故意借解散之机逃避债务的现象比较突出,而这些僵尸企业危害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健康运行,处理不好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 。因此,康达团队很快组成了研讨小组,将研究结果包括可能引发的后果报送给最高人民法院 。
2019年8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征求意见稿)》,对公司清算义务人责任的相关具体问题提出了意见,为此类案件提供了新的诉讼思路 。康达律师的工作不仅为个案正义寻求一个解决方法,也能综合此类案件的情况找出共性并上升到理论高度,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相关思路 。
这只是康达律师事务所以个案实践推动法治完善众多事例中的一起,创所三十余年,从致力于实现个案正义到推动立法,从号召律师以专业为己任至以更规范化方式管理律所 。康达,紧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每一步,为四十年中国法治事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
康达律师事务所怎么样

文章插图

1988年,在法工委工作9年后的付洋决定“出去看看”,他受邀前往中国康华发展总公司主持法务工作 。但那时的法务工作无章可循、业务甚少 。付洋便向公司提议,组建一家由康华和司法部双重领导的律师事务所 。
当年9月,付洋拉上郑小虎、张朝等十余个从机关、部队出来的伙伴,“康华律师事务所”挂牌开张 。1990年1月1日,律所正式更名为“康达律师事务所” 。这便是康达最初的模样,付洋从父亲彭真那里继承而来的法治意识,自此有了新的传承载体 。
康达律师事务所怎么样

文章插图

创立初期,康达走得颇为稳健,逐渐在刑事领域小有名气 。但在司法部“建设世界性的综合性大所”的要求下,康达遵循着“有质量的规模化”方针,早早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分所布局:1993年3月,康达的深圳办事处获批成立;次月,康达西安办事处获批成立,这也是北京律所在西北地区设立的第一家分所;1995年,康达又成立了海口分所 。
入局深圳、海南,背后体现出的是康达对国家政策的精准把握:90年代初期的深圳是改革开放前沿,经济活动活跃,法律服务需求量大;海南则是唯一一个省级经济特区,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
而最早着手筹办的分所——西安分所,则是康达分所发展“重声誉”的一个缩影 。合伙人吕延锋是西安分所最早一批人员之一,他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付洋在西安办事处成立大会后对他说的一席话:“这是康达第一次设立分所,不知道会怎样,不要求你们挣多少钱,但务必请维护好康达的声誉,拜托了 。”
对声誉的重视,本质上是康达重专业、重信誉、重品质的追求 。这种思想在往后数十年里也一直体现在康达的分所布局当中 。
康达律师事务所怎么样

文章插图

?在付洋看来,康达这伴随中国法治成长的三十余年里,大体经历了三个重要节点 。这三个节点层层递进,让康达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浪潮里始终能有序地发展壮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