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空间广播稿400字 知识百科广播稿400字左右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有一个重要的方向是“电视编导方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编”(相对于文艺编导的“文编”来说) 。电视编导专业的考试往往是各个院校校根据自己的考试要求来独立命题的,力求能从中选出符合要求或学院需要的优秀学生 。因此,考试科目各个院校并不完全相同 。但是,通过对一些编导“必考点”的了解,大家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应对不同考试形式,做到心中有数 。
影视作品评论影视作品评论是电视编导专业考试的基本科目之一,以笔试文章写作的形式出现 。考试现场会给考生放映一部电影或电影片段,在规定时间内对影视作品进行评论 。在这个写作过程中,需要考生对影视作品进行鉴赏与评析,实质上是考查考生的视听语言、文艺常识等相关知识,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及分析能力 。备考阶段需掌握评论原则和技巧,要增加自己的影片观看量,并多加练习 。
电视节目分析相对于电影作品,电视节目作品同样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和艺术素养,考官主要通过此项考试,查看考生对于电视节目的主要构成和内容形式的综合识别、判断能力,以及对节目编排、节目设计方法的了解和把握能力 。一般情况下,对三、四个小的方面进行讨论最佳,过少则难以支撑字数,过多则冗长而杂乱;就节目而言,三四个方面的特点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进行电视节目分析,包括以下几个角度:内容、结构、制作、主持人 。在掌握理论和技巧的基础上,多练、多问、多思是写好电视节目分析的关键 。
纪录片评论关于电视纪录片,可以分为表现原生态生活的纪录片(比如《藏北家人》等)和表现文化的纪录片(比如《苏园六记》等),前者在分析的时候除了通常涉及到的节目(题材、内容等)的价值和意义、节目的线索结构外,重点是通过对长镜头、同期声等的分析去揭示它如何达到真实;而后者则更多的是通过精美的画面、表现蒙太奇、解说词、声画关系等让观众沉浸于其所具有的文化蕴涵中 。
如果影评是编导考试重点的话,那么纪录片影评就是影评考试环节中的重中之重 。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 。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政论性、文学性和哲理性等 。它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 。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究竟如何,前提必须是真实的 。大家可以根据这样的文章思路来写: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这样会比较调理有序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和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进行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进而烘托气氛,阐述现实意义 。
文艺常识文艺常识的考试形式通常有两种:面试和笔试 。这一环节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素养,不一定要有多专深,但必须要广博 。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积累很重要 。电视编导归属于新闻传播的大范畴,因此从业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新闻敏感性以及时事判断和评判能力 。作为未来的电视工作者,对当前的电视节目也应该比较熟悉,对一些热点栏目、热点事件要保持兴趣和关注度 。题库当中一般都会安排一些电视节目评述,包括每年的春晚、各种热播栏目、一些资深的重要栏目,以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体事件,这些都会被设计成题目让考生谈感受、挑毛病、提建议 。
自我介绍考生通过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考号、籍贯、爱好、特长等方面的内容,使得考官对自己有个全面、详细的了解,进而确定你是否符合所报专业所需的必备条件 。考生可以提前准备一下自己自我介绍的方式,切忌内容空泛,没有特色,表达要自然流畅,忌过分抒情和宣扬自我梦想,态度要自然、谦卑、真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