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上演“圈地运动”( 二 )


另一端,“摩拜+”开放平台战略除了接入合作方App,还有意和合作企业探索提供增值服务 。按其公布的构想,以中国联通为例,未来后者用户的沃信用分在达到一定标准后,可享受“押金沃代付”优惠、骑行费用最高全免并可获赠流量 。此外,双方还计划在会员权益体系互通、摩拜用户专属通信产品、线下联合、大数据等方面展开合作 。
通过寻求不同领域的合作,未来共享单车有没有更多新玩法,比如在数据打通,甚至物联网方面有所作为?
黄渊普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分析称,能否实现构建物联网还不好说 。而在数据层面,以摩拜的动作为例,如果能够建立更庞大的账号体系,合作这个事情本身是有意义的 。从此角度来说,QQ、微信和微博,都是基于社交建立起了各自的帐号体系 。而摩拜能否建成自己的帐号体系,也取决于它是否能成为一种基础服务,从目前来看,如果和上述社交平台相比,有差距也有一定难度,因为骑车会受群体、年龄、季节等限制 。不过,如果共享单车平台能把不同维度的数据收集起来,这些数据将可以形成一种财富,但是这里面还要看各方合作的深浅程度,比如数据能否打通、流通 。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在前端争入口、搞活动吸引用户等,在供应链方面,共享单车也在“划地盘” 。比如,年初时,摩拜与富士康达成战略合作;4月,ofo与自行车制造商富士达签署战略合作;就在本月初,ofo又与另一自行车品牌凤凰战略合作 。
在黄渊普看来,共享单车市场的竞争,最终将取决于线下运营能力 。单车对运营能力的要求,其实比滴滴做打车的能力要求更强,所以还是要看谁运营线下的能力更强 。目前来讲,线下的损耗、线下的调度、线下怎么把车和人更加高效的匹配等能力,可能是最核心的 。
黄渊普认为,残酷激烈的后果是“杀敌一千,自毁八百”,所以两家最后可能会合并 。腾讯研究院网络空间研究中心秘书长张孝荣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也曾分析,这个市场竞争激烈但又十分碎片化 。目前来看,一家平台往往只能满足部分城市的需求,因为各地城市往往有自己的管理政策等 。但最终走向,或将由一到两家平台统一市场 。
本文"共享单车上演“圈地运动”,大批App将上线扫一扫骑车"为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35098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