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水上说龙开口 风水生龙口


清高宗乾隆皇帝弘历,曾于1751年和1784年两次南巡中,都登临过西天目山,先后赐禅源寺御笔木刻《心经》一卷,石刻《无量寿经》两卷,并封“大树王” 。乾隆的天目之游,在民间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 。但其中关于“乾隆借天目山风水登上龙位”的传说 。

从风水上说龙开口 风水生龙口

文章插图
陈国老迁祖坟至天目山助子登基
据说弘历原是海宁陈国老之子,生下后即被送入宫中,暗中纳为皇子 。弘历自幼聪慧好学,深得雍正皇帝的喜爱,有意立其为太子 。其时,宫中为争太子之位,互相排斥,暗藏着杀机 。后宫妃们一直怀疑弘历非太后所生,可能是陈国老之子 。便多次派人至海宁打探消息,伺机暗害陈家及刨挖陈氏祖坟 。陈国老闻讯后,为防不测,意欲将祖坟迁移 。
但迁往哪里呢?陈国老颇费了几番周折 。听人说:西天目山是个好地方,也是个群龙聚会之处 。于是,有一天,陈国老就密密地乔装打扮成一名香客,领着两名家人,挑着两担捐银,日夜兼程,悄悄地进了禅源寺,拜见了方长 。数日后,陈国老祖坟迁来西天目山,经方丈指点,埋葬在山门外右侧山脚路口进山处 。未过几年,弘历被册封为太子,不久,登上了龙位,成了乾隆皇帝 。乾隆者,有嫌“潜龙”之意 。

从风水上说龙开口 风水生龙口

文章插图
乾隆真天子砍长蛇留下“斩蛇碑”
乾隆自己六次下江南,两次巡游天目山 。据说他初登天目山,来至五里亭,见路边柴草摇曳不歇,待停轿细察时,忽见一条长蛇猛地窜来,把个随行的人吓得面如土灰 。还是乾隆情急生智,拔出宝剑便刺,口中喝道:“孽畜,敢来孤家面前撒野!”不知是心里紧张,还是他的剑法不精,这一刺竟然没有刺中 。一个机敏的太监连连趋步向前,秦道:“圣上息怒,也许这小生灵是来讨封的呢!”乾隆火气未平,气喘吁吁说道:“讨封也不该如此心急,吓着孤家 。看在这天目灵山的面上,饶你一命,快走!”谁知话音刚落,那蛇便径自往宝剑利刃上撞来,当即死在乾隆脚下 。乾隆见此情状,觉得这生灵也好象有灵性似的,于是动了恻隐之心,便命在此立碑一块,这便是景点红蛇洞那块“斩蛇碑”的来历 。

从风水上说龙开口 风水生龙口

文章插图
乾隆一行人浩浩荡荡,终于上得山来,见开山老殿已隐约可见,乾隆便在一株巨大的柳杉下歇息起来,可刚一坐下,只听得树叶哆嗦发抖,引来一阵山风 。莫不是这株树也来讨封了?太监连忙秉乾隆:“圣上看这大树大否?”乾隆见此树干奇大,而且枝粗,如盖天蔽日,不禁脱口夸道:“大,大,朕看此树可算得大树王了!”说完便用手去围抱这株大树,可哪里抱得过来 。乾隆便解下腰中的玉带,这才围过一圈 。从此树身便留下一道玉带围过的凹痕 。

从风水上说龙开口 风水生龙口

文章插图
“大树王”千年仍屹立在天目山
而今进禅源寺的卵石路,已建成了水泥路,龙背脊的形象已经没有了,龙口的上鄂已被铲平,龙头的形象已无法分辩,加上种起毛竹和树木,开口龙已全身隐没在山林中 。仅留下这一段神密而有趣的传说故事 。
【从风水上说龙开口 风水生龙口】“大树王”自乾隆抱过以后,寺僧为了吸引香火,见香客就说:“大树王已显灵,树皮可包医百病” 。从此,这颗大树便遭到厄运,香客游人纷纷上山膜拜它,又剥它的皮,久而久之,树皮被剥落殆尽,大树便逐渐枯死 。然而,“千年古树,死而不僵”,这棵死去半个多世纪的大树王,依旧昂然屹立在天目山上,还在炫耀它那辉煌的过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