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2016年11月11日,应刘成国老师之邀,我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墓志与宋代文学、历史”学术沙龙 。会上,我首先作“无题”的主题发言,谈了一些我对浙江宋元墓志出土和整理现状的看法 。

文章插图
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墓志与宋代文学、历史”学术沙龙 。网络资料
墓志碑刻,历来是金石学家、文物工作者刻意网罗的文物 。清阮元《两浙金石志》对浙江全省碑刻的搜罗、著录、考订,至今足为楷式 。其后,丁敬《武林金石记》之于杭州,李遇孙《括苍金石志》、《续志》、邹柏森《括苍金石志补遗》之于丽水,戴咸弼《东瓯金石志》之于温州,黄瑞《台州金石录》之于台州,陆心源《吴兴金石录》之于湖州,杜春生《越中金石记》之于绍兴,邹柏森《严州金石录》之于严州(今淳安、建德、桐庐三县)的明代以前墓志碑刻的著录 。这既是文人墨客的“风雅事业”、证经补史的学术事业,也是保存史料的“名山事业” 。
金石专书以外,晚清民国地方志,亦多辟有“金石”门 。一府一县之地,明代以前碑刻,搜罗殆尽 。
但是,传统金石学,亦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一、古人著录碑刻,以文字为主,多不附拓本图像 。而古人又无今日之“文物保护”的理念,唯以录文、刊书为务,个别具有鉴赏性的碑刻,则据为己有,以为文人之间的风雅之助 。大凡为清人著录的碑刻,十之七八,均已失传 。鲁迅说“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我们也无妨说“清人著录金石碑刻则碑刻亡” 。清代金石学家固然为国家民族保留了大量史料,但他们大规模的访碑未尝不是中国文化的一大劫难 。所以,做学问、求知识的人,不必太“风雅”;二、清民时期,发掘古墓的风气未开,时人所见碑刻,多为当时矗立地表者,而随葬地下的墓志,则犹未见 。旧金石书中的宋元墓志碑刻,多为墓表文,真正地下出土的圹志、墓志铭是很少的 。
而1949年以来,随着大规模生产建设、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又多有盗墓出土者),浙江各地出土了大量的墓志碑刻 。这些前人未见的新材料,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亟需全面调查、整理 。自然,浙江各地区墓志的出土和整理状况,是不平衡的,不可一概而论 。整体而言,其实际状况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各地墓志的实际资源量;二是墓志出土地的学术传统,尤其是当地搜集、整理乡邦文献的传统 。下面,我将就此问题,略述己见 。
成绩可嘉的温州
首先是温州地区 。温州的墓志出土和整理、出版状况,在浙江是比较出色的 。吕溯《温州博物馆藏历代墓志辑录》,分上、中、下三辑,全面披露了温州市博物馆收藏的墓志,其中多为早年永嘉、瑞安、平阳县出土者;金柏东《温州历代碑刻集》、吴明哲《温州历代碑刻二集》,多明清碑刻,但有少量早期墓志;杨思好《苍南金石志》、永嘉县地方志编委办《永嘉金石志》、陈纬《乐清历代碑志选》、孙建胜《永嘉场墓志集录》、瓯海文化丛书《瓯海金石志》诸书,尽管体例各异,如《温州博物馆藏历代墓志辑录》为墓志专文,完全以实物和拓本为据;《苍南金石志》著录范围虽不限于墓志,亦多以实物为据,因为宋元碑刻极少传世,今日所见的宋元碑刻,多数也就是近几十年来出土的墓志;《永嘉场墓志集录》虽为墓志专书,然多据古人文集、族谱辑录,真正的实物反而很少 。无论如何,这些著作对各地的墓志资源,已有很好的汇总和整理 。
温州的过人成就,首先拜地利所赐 。“温州佳山水”,比如永嘉、瑞安县交界的吹台山,宋元以来就是著名的“风水宝地”,有大量古墓葬;其次,因为“地不爱宝”,温州人多地少,生产建设活动频繁,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生产建设中出土了大量墓志;再次,近代以来温州有整理地方文献的优秀传统,孙衣言、孙诒让父子的流风遗韵,出土墓志通常得到妥善的收藏、著录和刊布 。
- 父母出资买房离婚时怎么分割
- 土地使用权到期怎么处理
- 87年出生的属兔人一生命运
- 八面玲珑生肖是 八面玲珑猜生肖
- 淘宝首页钻展 阿里推出钻展升级版—
- 济公出家的地方是哪里 济公在哪出家的
- 2021牛年农历四月初十出生的男孩女孩晚年享福
- 女方提出离婚对谁有利 由女方提出离婚
- 一大早出门看到送葬的 出门看见送葬人风水
- 2022年3月18日出生的男宝宝命运如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