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长瘊子有什么风水讲究( 六 )


听父亲说 , 这本书是毛笔手抄本 , 原本已经没有皮了 , 他也没见过原本 , 就见过李伯伯抄写的版本 。而且还不全 。父亲拿到这本书后 , 回家就开始抄写背诵 , 每天三更灯火五更鸡 , 非常刻苦 。不仅仅是这本书 , 《药性四百味》、《汤头歌诀》、《察舌辩证》、《医宗金鉴》、《寿世保元》等等中医经典古籍 , 他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给背下来的 。那时候他勤奋用功 , 有古人勤学之风 。晚上睡前必喝两大杯水 , 以便夜间频繁起夜 , 正好可以趁此起床读书 , 有司马光警枕之用意 。冬天他睡觉的床不铺褥子 , 只有薄薄的一层被单 , 下面就是硬桐木板 , 这样被窝不会热 , 也就不会留恋赖床 。每天晚上等我们睡下后 , 他就开始挑灯夜读 , 一边看着小卖部的门 , 一边读书 , 有好几次夜里他因读书入迷 , 都忘记锁小卖部的门和我家的大门了 。但是我家一次都没失窃过 , 父亲说这都是医圣、药王在保佑着 。每天早上天不亮 , 我就能被父亲背书的声音吵醒 , 听他背得多了 , 我也能顺着往下接几句 。我弟弟亦能 。
父亲那时候把书都抄在烟盒纸上 , 非常整齐工整 。每过一段时间 , 他都会拿出一叠硬纸片 , 让我考他 。我看着硬纸片 , 父亲从头到尾一个绊都不打 , 行云流水一般往下流 。中医经典里生僻字多 , 我看得没父亲背的快 , 为了考试父亲 , 我就提前把满篇的字预习一遍 , 再来挑错 。多亏了父亲 , 让我从小亲近了中医经典 , 埋下了种子 。怪不得我现在看一些中医经典 , 都感觉好熟悉呢 。
上到小学五年级 , 我就再也没找过其他大夫给看过病了 。一要一有头疼脑热的 , 父亲一剂药就摆平 , 他的口号是:中医与西医比速度!小时候 , 我最苦恼的三件事 , 一是生病都不能休息 , 因为晚上回家说发烧 , 马上抓药喝下去 , 临睡前就退烧了 , 第二天早上照样上学去 。哎!我好羡慕生病在家休息的同学啊!二是不能装病来逃避功课与家务 。因为一哼哼唧唧说不舒服 , 马上被拉出手腕号号脉 , 三只指头一搭:你没病 , 装的 , 快点写作业去!第三 , 哎!就是被当做试验品 , 成为“新药”试吃员 。每当父亲发现一个古方 , 肯定会自己参酌着做 , 我家经常自制丸散膏丹 。有水丸 , 蜜丸 , 还有各种散 。各种瓶瓶罐罐上贴着小纸条 , 我知道生口疮上火了就去吃凉膈散 , 积食了就吃砂蔻散 , 上吐下泻就吃新行军散 , 胃脘胀痛、饭食难咽就吃拈痛丸 , 咳嗽有痰就吃清金止咳化痰丸等等 , 各种自制成药 , 用途广泛 。还有一种药 , 现在提起来我都反胃 , 它的名字叫:焙极丹 。这是三个字前两个字是错的 , 小时候我就以为是这样写 。现在我开始背医书了 , 才发现原来是:备急丹 。这里头有巴豆 , 吃完肚子里有一团火在燃烧 , 躺在床上打滚 , 拉还拉不出来 。儿时我肚子里有寒积 , 吃了备急丹 , 才好的 。巴豆啊 , 天!是有毒的!我这个药品试吃员 , 还算合格吧 , 我是在用生命在试吃呀!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