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三荚草(《岭南采药录》) , 金钮子(《广州植物志》) , 金钮草(《福建民间草药》) , 夜摩草(《广西药植图志》) , 寒气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 十字草(《江西民间草药》) , 姜虫草、露水草、水牛草、三步跳(《贵州民间药物》) , 散寒草、姜芽草、寒筋草(《四川中药志》) , 水香附、燕含珠(《重庆草药》) , 发汗草(《中国药植图鉴》) , 山蜈蚣、水乌梅、无头香附、龙吐珠(《泉州本草》) , 金牛草、水香草(《湖南药物志》) , 一粒雪、土柴胡、三角草、落地杨梅、三箭草(《闽东本草》) , 球头草、顶棍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水蜈蚣的全草或根 。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丛生 。根茎带紫色 , 生须根 。茎瘦长 , 秃净 , 高10~50厘米 , 三棱形 , 芳香 。叶质软 , 狭线形 , 长短不一 , 长3~10厘米 , 宽1.5~3毫米 , 末端渐尖 , 下部带紫色 , 鞘状 。头状花序 , 单生 , 卵形 , 绿色 , 长4~8毫米 , 稠密;总苞3片 , 叶状 , 连接穗下 , 长2~16厘米 , 往往外向开展;小穗极多数 , 长椭圆形 , 长约3毫米 , 成熟后全穗脱落;花颖4枚 , 呈舟状的卵形 , 脊无翼 , 具小刺 , 2列 , 相对排列于轴上 , 背浅绿色 , 先端尖 , 下部2枚具不发育花 , 中部1枚具发育花 , 上端的仅具雄蕊;花无被 , 雄蕊3 , 花丝细长丝状 , 药椭圆形;雌蕊1 , 花柱细长 , 与花丝等长 , 柱头二歧 。瘦果呈稍压扁的倒卵形 , 褐色 。花期夏季 。果期秋季 。
生境分部生长于水边、略旁、水田及旷野湿地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 。
性味辛 , 平 。
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辛 , 平 。"
②《广西药植图志》:"味辛 , 性微温 , 无毒 。"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 , 味辛 。"
功能主治治感冒风寒 , 寒热头痛 , 筋骨疼痛 , 咳嗽 , 疟疾 , 黄疸 , 痢疾 , 疮疡肿毒 , 跌打刀伤 。
①《植物名实图考》:"杀虫 , 败毒 。"
②《广州植物志》:"主治亦白痢 。"
③《福建民间草药》:"解热利尿 。治疟疾 。"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散风 , 除陈寒 , 止咳嗽 。"
⑤《广西药植图志》:"除风热 , 利窍 , 止血 , 止咳 。治跌打 , 蛇伤 。"
⑥《南宁市药物志》:"去瘀 , 消肿 , 止痛 , 杀虫 , 舒筋 , 活络 。"
⑦《四川中药志》:"治感冒风寒 , 无汗头痛 , 筋骨疼痛 , 恶寒发热 。"
⑧《广东中药》Ⅱ:"镇咳祛痰 , 治百日咳 , 燥热咳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 鲜者1~2两;或捣汁 。外用:捣敷 。
复方①治时疫发热:水蜈蚣、威灵仙 , 水煎服 。(《岭南采药录》)
②治赤白痢疾:鲜水蜈蚣全草一两至一两五钱 , 酌加开水和冰糖五钱 , 炖一小时服 。(《福建民间草药》)
- 亚龙湾风水 深圳龙华风水
- 日本豆腐是啥 日本豆腐名字风水解析
- 风水罗盘立向 风水罗盘立项决
- 风水局金猫
- 顺义区风水入门大师
- 开门有水风水寓意 风水 开门见水
- 分水岭脑梗死多由于 分水岭脑梗死分型
- 陇南风水图片 陇南风水传说故事有哪些
- 让人心情愉快的家居风水布局
- 手指纤细的女人一旦购物根本停不下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