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的今天就是京东的明天

日前,亚马逊中国与国美电器日前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国美电器官方旗舰店”正式入驻亚马逊商城 。据悉,双方还将从销售和供应链两个着力点共同发力,在商品第三方供应、物流解决方案、售后服务等多个领域,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据介绍,国美电器官方旗舰店携近70个品牌、超过5000种商品入驻亚马逊 。
看到国美电器入驻亚马逊的消息,颇感意外,觉得搞笑 。亚马逊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早前已经入驻了天猫,国美倒是把他供起来了 。之前国美也入驻过天猫,不知因而关闭了店铺,应该是苏宁与天猫联姻所致 。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国美现在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国美前阵子还在发宏愿,感觉好像要干点大事了 。没想到就是换了个LOGO,弄了一只老虎当吉祥物,再加上这次入驻亚马逊吗?还真是想睡觉却被泼了一盆冷水 。亚马逊早就掉队成了识时务的俊杰,入驻天猫在找活路,恐怕是没那个能力救国美于水火了 。国美从天猫撤了入驻亚马逊,这确实是超乎常人的逻辑和想象 。而不管是入驻天猫也好,还是入驻亚马逊也罢,国美电商是没得救了,也不可能再有太大的机会 。

国美的今天就是京东的明天

文章插图
电商其实就是一个个磁场,天猫是一个巨大的磁场,苏宁、国美、亚马逊是小磁场,大磁场把流量全都吸引过去了,小磁场的能量会被慢慢的吸收掉,未来只会形成一个超级磁场 。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当当、苏宁、亚马逊入驻天猫,就是希望从天猫这个大磁场中获得能量,来挽救他们岌岌可危的未来 。而他们本身就是一个小磁场,小平台,小渠道,并非普通意义上的商家,他们只是商品的组织者,并不是商品的生产者 。当商品的生产者并不能从他们的渠道获得利益的时候,自然而然也会被吸入到更大的磁场中去,选择投入到一个更大磁场并非所愿,但这是他们能苟延残喘的机会 。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商家是趋利的,当一个平台不能够产生利益,迟早也是会被抛弃的 。而国美在传统领域所具备的优势,电商领域只是对传统优势的延续,这种优势在过渡期内依然会保留,但当电商的份额越来越大的时候,传统的优势其实会被慢慢的吞噬,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传统的流通企业进入电商,并没有真正的看懂电商,只是为了平衡线上线下而已 。那么,就必然导致一个问题,两手之间的利益平衡 。渠道的天平是会摆动的,当传统的领域强大的时候,电商的领域就会翘起来,而当电商变得更加强大之后,传统的那一头就会翘起来了 。这是无法人为改变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国美并未思考过真正的改变,而是一直在人为的进行加码,自然也无法改变颓败的趋势 。
【国美的今天就是京东的明天】不管过去的国美多么的强大,今后的国美只会越来越落魄,趋势是无法逆转的 。那么,苏宁、亚马逊入驻了天猫,国美入驻了亚马逊,剩下的那个京东呢?其实结果不会比国美好到哪里去 。一方面京东在做自营,一方面又学着做平台,总是在平衡两者之间的利益,也就自然而然会形成利益之争 。京东官方在自营的产品,平台商家到底做还是不做?当同样的商品在展示的时候,京东是会考虑到偏向自营,还是会考虑到偏向平台呢?一方面想做平台,一方面不放弃自营,这就有点当了小姐还要立牌坊的感觉 。商家不但要跟商家之间竞争,还要跟京东来竞争,京东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 。
京东为什么不能放弃自营?这是京东的发家之本,主要收入是来自于自营 。京东为什么又要做平台?平台是电商最好的商业模式,旱涝保收 。不过,京东左右手互博是没法做好做大的 。京东自营的体量并不小,但却一直没法赚到钱,规模越大赔钱就越多 。自营没有办法放弃,也就不能放手做平台,看看京东的平台,体量没有什么体量,却表现出了绝对的傲慢,无视商家利益 。因为京东有自营,所以根本无所谓商家的利益,平台商家不来反正还有自营撑着 。所以,商家在京东的店铺还没开起来,京东就敢收黑心钱了 。如果没有自营的话,京东还敢肆无忌惮吗?商家2015年11月18日给京东打款,12月10日才开通店铺,交了8000块钱的平台使用费,开店不到5个月就“欠费”关店了,还有几千块钱就被京东这么黑了 。卖家跟京东反映这个问题,京东就是一副傲慢的姿态,“我们京东的标准就这样,怎么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