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和勘探院哪个 勘探开发研究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顾松 通讯员 贾玉涛 代俭科
作为胜利油田地质大参谋,勘探开发研究院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勘探开发理论技术攻关,为油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据了解,2020年,该院《断陷盆地油气精细勘探理论技术及示范应用-以济阳坳陷为例》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特高含水油田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荣获中国石化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年获得授权专利77件,其中发明专利62件 。
解放思想,突破禁区
2020年,勘探开发研究院深化认识,转变思路,在滩海地区部署钻探的埕北830井、桩海斜25井获得成功,新增预测石油地质储量1000多万吨,展现出滩海地区古近系油气勘探的良好前景 。
没有储量的持续新发现,油田难以维持效益稳产 。2020年,科研人员在东营凹陷深层油气勘探取得重要突破,部署的丰深斜11井在4200米深层中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并获得日产油81.7吨工业油流 。丰深斜11井的成功,证实了这个区域深层可以获得较高产量,一个亿吨级规模增储新阵地初见端倪 。
在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地质师兼东营勘探研究室主任张鹏飞看来,突破源自科研人员不断解放思想,敢于突破传统 。他说,一直以来,东营凹陷勘探的重点工作主要集中在3500米以内的中浅层系,对之下的深层研究和认识程度相对比较低 。科研人员对东营地区3500米以上烃源岩进行重新认识、系统研究后,创新建立了“酸碱共控”的深部储层发育 。
在此基础上,勘探开发研究院以制约油气发现、规模增储的关键地质问题和瓶颈技术为导向,深化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全力破解理论技术难题,推动油气勘探高质量发展 。他们深化油气成藏机理、分布规律研究,为勘探高质量部署指明了方向;攻关高密度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建立了典型的地震模板图集,为有利目标优选提供了依据 。
2020年,该院3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桩海地区古近系、东营凹陷深层等“百日攻坚创效”成果获中国石化战略突破、效益增储2个特等奖 。依靠创新驱动战略,全年取得“4个油气新发现、5个商业发现和1个新进展”的丰硕成果 。
聚焦难点,夯实基础
作为当前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技术,化学驱每年为油田增油100多万吨,但适用的油藏却越来越少 。
针对胜利油田Ⅲ类高温高盐油藏难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发了耐温抗盐超高分多元共聚物和共聚粘弹性颗粒驱油剂,优化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在永8断块沙二段5砂组实施后,综合含水下降8.7%,预计提高采收率12.1%,为持续扩大化学驱应用范围提供坚强保证 。
聚焦油田长效基础研究项目,成立127个精细油藏描述及双低单元治理项目组,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水平;明确各级专家工作分工及职责,推进基础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整合优化专业技术资源,分板块运行管理和成果把关,提高生产工作运行效率和成果质量……一年多来,勘探开发研究院紧盯效益开发和低成本发展,强化开发技术攻关,有效推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推动油田效益开发 。
他们围绕不同油藏类型、不同开发方式提质增效技术难点,持续开展特高含水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二氧化碳混相驱技术等技术研究,实现了降成本、增产量等目标 。2020年,勘探开发研究院承担完成新老区方案53项,新建(增)产能139万吨,增加可采储量1962万吨 。
发挥优势一体化攻关
罗家“动”起来了 。近期,在罗家地区完钻的5口评价井,平均钻遇油层厚度11.6米,落实了5个含油气圈闭,新增控制储量700多万吨,预计新建产能10.5万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