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中束气是什么意思 拾气在风水中的意思是( 五 )


杜甫诗《登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一联中,“坼”“浮”两字别具神采,历来为人称道 。
洞庭湖作为吴楚分野,将方圆千里之地分裂为二 。
这两句诗是形容洞庭湖水浩淼无际,波涛汹涌,日夜不停地把天地日月浮动在水面上 。
简短的十个字,融进诗人丰富的想象,写出洞庭湖开阔的视野,雄浑的气象,壮阔的气势 。
诗人写这首诗时,正羁旅他乡,穷困潦倒,既老且病,寄身孤舟,为什么要把洞庭湖写得如此雄阔?
又为什么能把洞庭湖写得如此壮观?结合全诗可以看出,个人的落寞凄凉没有影响诗人对湖光水色美景的欣赏,更没有阻隔诗人对万里关山烽火硝烟的关注 。
忧国伤时是杜甫执着一生的情怀,正是这种伟大的襟抱,才成就了如此雄伟的意境;
如此意境必须要如此精当贴切的语言方可担当 。

风水中束气是什么意思 拾气在风水中的意思是

文章插图
与此相反,如果只讲求炼字、炼句,而忽视立意,是不可能写出一流诗篇的 。
再如贾岛的《送无可上人》: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
其中“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两句,锻炼得确实十分精妙 。他将同道者送别后的孤独和思念描述得真切感人 。
贾岛自己对这两句也很自负,说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若不赏,归隐故山丘”(贾岛《题诗后》) 。
但如细酌,就会感到读起来很吃力,不够圆融自然流走,是费劲心机雕琢而成 。特别是与诗中的其它诗句相比,两者的水准差距很大 。
没有能够围绕诗旨挽合在一起,做到浑通圆融,显得诗味不浓,给人的感觉是为锻句而锻句 。这种只讲求炼字、炼句,而忽视立意的毛病在贾岛其它诗作中也有表现,即使所炼之字为浅显常见,仍然会给人一种雕琢之感,如“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 。”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全句无一生僻之字,然整体看来却又显得雕琢过度,拼凑之痕明显,给人生涩硬僻之感 。因此,他虽曾得到韩愈的指点,但终于无法成为韩愈那样的一流诗人 。
3、在炼字和炼句的过程中注意含蕴炼意
刘熙载云:“炼篇、炼章、炼句、炼字,总之所贵于炼者,是往活处炼,非往死处炼也 。
夫活,亦在乎认取诗眼而已” 。所谓“诗眼”,就是炼字中表达出的诗歌主旨所在 。如古典诗歌中,许多名篇中都有个
“空”字,如王维的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砦》),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酬张少府》);
孟浩然的“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晚泊浔阳望庐山》),
杜甫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倦夜》)
;韩愈的“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湘中》)
;刘禹锡的“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石头城》),
韦庄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台城》),
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等 。
这些诗里,“空”表现的意思有很大的不同,但都为了突出主题 。王维是位山水田园诗名家,又是个佛教徒,他诗中的“空”不仅是为了表现田园风光的空明秀雅,还带有佛教徒的空寂和空灭,上面列举的《山居秋暝》、《鸟鸣涧》、《鹿砦》中诸句,都是两种意蕴皆有,很好地表现了诗人晚年空无寂灭的隐居生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