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一炼意1.什么是炼意?推敲文句﹐揣摩布局﹐以求恰切表达情意 。
炼意中的“意”在这里指的是诗词的主题 。
炼意也就是讲求如何围绕突出主旨进行艺术构思过程 。
在古典诗词里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有些诗句就字面上看来彼此很相近,但由于含意有深有浅而分出高下;有些风格相同的诗,也因用意不同而见其高下;甚至同一题材、同样出自一人,也因立意不同而分高下 。
如王维的两首边塞诗: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送刘司直赴安西》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
两首都是出使边塞之作 。区别仅是一是自己出使,一是送人出使 。但两诗的风格、价值大相径庭:《使至塞上》是个千古名作,诗中充满昂扬自信的气慨和一往无前的竦神,它是时代精神“盛唐气象”的再现 。诗人眼中的边塞奇特壮丽,特别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 。
“孤烟”本应该给人孤单之感,特别是诗人只身出塞——“单车欲问边”;“落日”本来也应是衰飒之景,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 。但是由于年轻的诗人有着立功边塞的豪情壮志,这次又是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 。因此沙漠的荒凉,只身出使的孤单都被胜利和豪情所冲淡,如此立意决定了炼句: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
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但后面紧接一个“圆”字,又给人以亲切温暖和苍茫之感 。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 。

文章插图
第二例《送刘司直赴安西》中的塞外苦寒而荒凉,诗人用“绝域”和“万里少行人”来形容,这是一种夸张,也是诗人对塞外的真实感受 。诗的后半段谁也说“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这只能视为送别时例行的客套话,最多只能视为作者的理想和对刘司直的鼓励 。立意上的差别决定了作品的高下,尽管题材相同,又同是出于名诗人王维之手 。
如何立意,如何进行艺术构思来突出创作主旨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一、 炼意要在构思上下工夫
“构思”是炼意的最直接的方式 。因此,要营造好诗歌意境的天空,就应该在“构思”上下功夫 。有的诗歌没有名句,仿佛朴实无华,但细加品味,其意境、其韵味叫人难以忘怀,而且常诵常新 。下面再简析崔颢《黄鹤楼》的构思,看它是如何炼意,为突出主旨服务的: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这首诗被宋代诗论家严羽推崇为“唐人七言律诗第一”(《沧浪诗话》) 。据说李白也为此诗折服,他在武昌黄鹤楼前曾慨叹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这个传说是否可靠,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李白写的《登金陵凤凰台》和《鹦鹉洲》等诗作来看,受崔颢此诗的影响确实是相当之大 。
- 手掌风水知识
- 事事不顺是不是风水有关 人不顺利是不是和风水有关的
- 孩子考大学和家里风水有关 出清华大学生的风水宝地
- 福禄寿什么材质的好 风水福禄寿什么材质好看
- 西咸新区总体规划地图 西咸新区版图风水
- 院子下面挖地下室风水 花园挖地下室破风水吗好吗
- 属马的寅时出生的命运解析 属马人寅时出生风水如何
- 峨眉山4大奇观 峨眉山的风水传说有哪些
- 眼睛不好在风水上要注意什么 眼睛一大一小 风水
- 主卧风水讲究 古代卧房风水理论知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