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百万现在叫什么公司 “腾百万”散伙

近日有消息传出,承载着万达电商美梦的“飞凡网”,腾讯和百度或已低调的退出合作,万达重新注册了一家公司继续运营飞凡电商业务 。曾经名噪一时誓要把阿里巴巴拉下马的“腾百万”,如今只剩万达苦撑着局面 。这个传言虽未得到官方证实,但飞凡网上线2年多仍在业内籍籍无名却是不争的事实 。
(上海新飞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腾讯、百度的两位股东已不见踪影,最新变更时间是2016年7月7日 。)

腾百万现在叫什么公司 “腾百万”散伙

文章插图
一、“腾百万”组建豪华战队 旨在“玩淘宝”如今已折戟
王健林曾豪言要创办一个区别于淘宝和京东的互联网电商网站,承载万达的电商梦 。为圆这个梦,2014年,王健林引入腾讯、百度,三巨头宣布共同出资成立万达电子商务公司,万达集团持股70%,百度、腾讯分别持15%股权,并计划在未来5年投资近200亿,而且还会引入新的投资者,打造全球最大的O2O电商公司 。
王首富对新项目的期待不可谓不高,下的决心也不可谓不大:“腾讯+百度+万达”的组合,“线上+线下”的航空母舰,初看确实会吓坏一拨人:腾讯有深厚的用户社交关系链积累,百度有庞大的流量入口来源,万达在线下商业地产的全国性布局,实力无出其右者 。王健林曾在公共场合呛声马云:有人给我们取名字,叫我们腾百万,更可恨的我们有一个名字,叫玩淘宝 。你认为我们会是玩淘宝的吗?
公司的发展方向也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三巨头在账号体系、会员体系、大数据融合等方面展开深入的合作,打造“互联网+实体商业”的全方位互联网平台,基于此,“腾百万“联盟成形的7个月后,飞凡网应运而生,从试运营开始便备受瞩目 。如果项目顺利,王健林希望看到的“不一样的电商”或可崛起 。
但现实是残酷的,前首富大概也没想到万达的电商之路走的是这般曲折 。出身豪门的飞凡网在第一期50亿资金烧光后并未在电商领域取得理想的成绩,在新一轮资金注入时,便遭到腾讯、百度两位“干爹“的抛弃,“腾百万”的电商美梦就此折戟,飞凡也就成了万达的子公司,现在飞凡的靶心已经由电商转向互联网金融了 。
二、“马云巴巴”的胜利,“腾百万”联盟为何会失败?
“腾百万”组合对打马云,颇有点“三英战吕布”的意思,但最终还是“马云巴巴”笑到了最后 。论资源、流量、财力、积累,三家无疑都是各自领域的最强者,但联合并未达到“1+1+1>3”的化学反应,“腾百万”联盟最终为何会失败?原因大概有三点:
1、腾讯、百度、万达都没有电商基因,平地起步难度无异于上青天
BAT三家,百度积有搜索入口流量之威势,腾讯借社交关系链沉淀最深的用户信息,万达存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实体商业资源,即便是各自领域的领跑者,但任何一家都没有优良的电商基因 。王首富要打造“不一样的飞凡”无异于是平地起楼阁,难于上青天 。“马云巴巴”则是靠电商起家,十多年的发展,“深挖洞,广积粮”,岂是这般好对付的 。再说,马云的八核脑袋对付门外敌袭,倒也是绰绰有余 。
也难怪面对王首富的呛声,马云很淡定的回应道:三家合作像凑班子,阿里可以与万达这种传统经济一起开拓未来、创造未来,而不是战略上的防御、战略上的抵制或者是竞争格局上的重塑,不是从这个角度思考,任何结合都是“乌合之众” 。
2、传统商业思维根深蒂固,万达转型艰难
在这个合作项目中,占70%股份的万达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在王健林的规划中,万达电商要实现两个效果:1、归拢资源,融合线上线下资源,增加线下消费者的体验感和用户黏性;2、整合商业资源,摸索出互联网金融的大方向 。在收购快钱后,万达所表现出的意愿更为的强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