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茉点心局裁员,曾一年获5轮融资( 二 )
同时 , 宋向前也呼吁 , 给这些刚刚成立几年的新品牌多些耐心 。 目前中国经济整体形式比较严峻 , 各行各业都有裁员消息传出 , 包括互联网巨头企业也在不断优化 , 大比例裁员 。 这些新消费品牌体量都很小 , 还在成长期 , 一时的裁员和调整也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 。
新消费神话破灭?
2021年 , 想看新消费企业的投资人 , 都会去长沙考察 , 因为大部分网红新消费品牌都在长沙 。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 , 2021年上半年 , 长沙的新消费创业项目已披露的融资金额高达236.51亿元 , 占过去5年来新消费融资总金额的68% , 远超2020年全年 。
但这一盛况在2021年下半年戛然而止 。
数据显示 , 茶颜悦色、墨茉点心局、文和友、虎头局渣打饼行的最后一轮融资 , 几乎都停在了2021年上半年 。 这其中 , 墨茉点心局在2021年上半年连续融了3轮 , 虎头局连续融资2轮 , 文和友融资了1轮 。 下半年 , 这些企业没有任何融资动作 。
投资机构对消费赛道的态度也在这期间悄然发生了变化 , 很多机构内部降低了消费投资比例 , 投资人更加理性 , 不再轻易出手 。 据《最话》报道 , 虎头局在2021年年底开始接触投资人 , 想寻求新一轮融资 , 目标是争取在今年3月敲定协议 。 但到目前为止 , 还没有进一步消息 。
另一方面 , 2021年下半年 , 国内疫情反复导致线下经济遭受严重影响 , 时常需要关店歇业 , 仍需支付的人员、房租等成本问题 , 使得企业经营面临巨大财务压力 。
这就迫使这些新消费品牌开始开源节流 , 谋求自救 。 而裁员、降薪、关闭经营不善的门店等成为了节流的常规手段 。 一位墨茉点心局员工也证实了这个说法 , 他表示 , “一开始公司运转挺顺利的 , 但后续融资没跟上 , 长沙门店又不太盈利 , 老板为了节流才裁员的 。 ”
对于茶颜悦色的大规模关店 , 很多业内人士表示 , 是由于管理层对疫情的判断过于乐观 , 导致盲目开店 。 而此次关店事件中 , 由于茶颜悦色处理不当 , 也将其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展现出来了 。 无独有偶 , 据一位接近文和友的业内人士透露 , 虽然文和友团队创造力很强 , 对产品的理解能力强 , 但他们的运营管理规范、科学管理能力相对较弱 。

文章图片
图3/3
而作为餐饮界的老前辈 , 海底捞在此之前也同样因为判断失误 , 选择关闭了300家门店 , 但在关店过程中因处置得当 , 没有产生后续的员工纠纷和舆论危机 。
长沙品牌走出湖南之困
试图走出长沙 , 是文和友、茶颜悦色、墨茉点心局这些长沙消费品牌一直想做的事 。
此前 , 宣布大规模关店后 , 茶颜悦色曾向公众解释了其自救计划 , 即年底前计划去湖南其他市州开店 。 这一举动也侧面表明 , 快速扩张后 , 长沙市场已经逐渐饱和 。 走出长沙 , 也许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
对于走出长沙 , 茶颜悦色分外谨慎 , 自2013年成立起 , 直到2020年5月 , 才在湖南以外的城市开店 。 但其向外扩张的结果并不理想 , 仅在离长沙不远的武汉和常德开设数量不多的门店 。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 , 茶颜悦色异地管理问题也暴露出来了 。 茶颜悦色联合创始人孙翠英表示 , “在武汉 , 我们发现了管理上的短板 , 包括供应链的管理和信息化的程度都不够 。 ”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墨茉点心局 , 作为现烤烘焙点心 , 背后需要强大的供应链管理做支撑 , 但现阶段 , 墨茉点心局尚没有找到解决供应链问题的更好措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