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前有粮仓的风水 电力储备库风水( 二 )


1984年 , 南新仓成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同时成为北京颇有名气的时尚休闲场所和魅力独具的特色街区 。9座仓廒在不改变建筑架构的前提下 , 分别被改造为酒吧、特色餐馆、画廊、影视和体育俱乐部等 。古今融合 , 时尚与历史交相辉映是南新仓文化休闲街的特色 , 人们在这里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厚重的历史积淀 , 还有古建筑有续利用的现代美感 。
【房前有粮仓的风水 电力储备库风水】北京现存的古粮仓还有北新仓和禄米仓 。北新仓位于东城区北新仓胡同甲16号 , 为元明清三代粮仓 ,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时有仓廒85座 , 现存仓廒6座 , 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禄米仓位于朝阳门内南小街 , 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 , 为明清两代储存京官俸米的粮仓 , 仓内原有明代历任仓场监督题名碑 , 其上所刻内容显示名臣海瑞曾为仓场监督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时有仓廒57座 , 现存3廒 , 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仓廒设计防潮通风
南新仓是北京现存规模最大、现状保存最为完好的皇家仓廒群 , 是研究古代仓储制度和仓房建筑宝贵的实物资料 。南新仓建筑的屋顶、墙身做法和构架形式与明何士晋撰《工部厂库须知》卷四中“鼎新仓厂”中的记载基本一致 。
在古代 , 仓是总称 , 廒是贮粮库房 , “仓廒”实为粮仓的统称 。北京仓廒建筑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的一个特殊类型 , 它巧妙的布局、结构和形式 , 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水平 。
明清时期粮仓数十廒或百廒为一仓 , 每五间为一廒 。为防雨季水淹 , 每个仓廒所选地址都在地势较高、阳光充足、通风透气的“风水绝佳”之处 。仓廒中建官舍 , 四周筑有高大围墙 , 地下修有排水管道 , 各仓内外凿有水井 , 用以饮用及防火灾 。
连脊并山横向相连的廒叫连 , 两连相距三丈 , 左右间还留有水道 。廒在建筑上基本采用独棵圆木的中国传统木架结构 , 中间四梁八柱 , 两山是插柁 , 前后有柱 , 中间排山柱直达屋顶 , 十分稳固 。
廒房前后出檐 , 墙体为砖砌 , 厚达1.3米至1.5米 , 墙根留有气眼 , 以保持内部的相对恒温 。廒内地基以三合土夯筑 , 铺有尺余厚的细沙或白灰 , 上墁方砖 , 砖上再用杉木垫底 , 用以防潮 。
屋顶悬山合瓦清水脊顶 , 廒顶各开气楼 , 以透泻汗蒸郁热之气 , 调节温度和湿度 。为了驱虫防腐 , 廒内四壁还围置樟木 , 除此之外 , 还用竹篾编成隔孔 , 钉于窗上以防鸟 。这些建筑设计和措施 , 既防潮又通风且保证安全 , 可以使仓粮历久不坏 。

房前有粮仓的风水 电力储备库风水

文章插图
延伸阅读
填仓节和拜仓神
中国民间有一个与粮仓有关的节日 , 称填仓节 , 又称添仓节 , 为每年正月二十五 , 据说是仓神的生日 。这个节日在不同的地区 , 节俗不大一样 , 北京的习俗是正月廿三是“小填仓” , 廿五为“大填仓” 。
有民谚曰:“过了年 , 二十三 , 填仓米面做灯盏 。拿箕帚 , 扫东墙 , 捡到昆虫验丰年 。”还有“填仓 , 填仓 , 小米干饭杂面汤”“点遍灯 , 烧遍香 , 家家粮食填满仓”等谚语 。届期 , 人们或饱食以表示填满了仓;或在院里或打谷场上 , 用筛过的灶灰撒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圆圈 , 称为“囤” , 在里边放些五谷杂粮以示仓满;或祭祀仓神 , 以祈一年五谷丰登、粮食满囤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