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反对俄国沙皇专制的十二月党人起义 。少年时期,赫尔岑受十二月党人思想的影响,立志从事反沙皇专制制度的道路 。

文章插图
赫尔岑(1812-1870)
俄国思想家、作家 。1835年,以“对社会有极大危险的自由思想者”的罪名被流放 。1847年携家到达欧洲,成为流亡者 。代表作有《谁之罪》《科学中的一知半解态度》《关于研究自然的信》《法意书简》《来自彼岸》《论俄国革命思想的发展》《往事与随想》等 。

文章插图
《往事与随想》
作者:赫尔岑 译者:项星耀
版本:后浪|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年7月
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我在莫斯科大学语文系当访问学者,经常散步到学校背后的观景台 。就在离观景台不远的地方,我发现有一堵石墙非常引人注目,石墙前是一小块空地 。这堵石墙上镌刻有两个人的头像,下面附注了如下文字:
“1827年,赫尔岑与奥加辽夫,两名将在未来成为伟大的革命家-民主主义者的青年,在这里立誓终生与专制制度作斗争 。”
关于石墙与碑铭所记载的事件,奥加辽夫在散文诗《三个瞬间》中有过这样的描写:“在高陡的河岸上,站着两个年轻人 。他俩正处在生命的早晨,望着奄奄一息的白昼,相信它在未来必将重新升起 。两个未来的预言家,望着即将离开的白昼之余晖逐渐熄灭,并且相信,大地不会满足于滞留在黑暗中 。对未来的憧憬犹如电闪在他们的灵魂中奔涌,他们的心脏搏击着同样的力量 。他们相互扑入对方的怀中,说道:‘我们共同前进!我们共同前进!’”
赫尔岑同样不曾忘掉这一幕 。若干年后,他这样写道:“我们气喘吁吁,满脸通红,站在那里擦汗……我们站了一会儿,又站了一会儿,身子靠着身子,突然,我们互相拥抱在一起,面对着整个莫斯科,发出了誓言:我们要为我们所选择的斗争献出我们的一生 。”此后,麻雀山便成了他们的“圣地”,他们每年都要去上一两次 。无疑,这是一种对友谊的珍视,更是凸显了信仰的力量 。
赫尔岑写下的这段文字出自于他以呈现“白发的青春”为目标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不过,我最早知道赫尔岑这个名字,是因为布罗茨基(不是获诺奖的那位)主编的《俄国文学史》提到了他的小说《谁之罪》 。这部小说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一起,揭示了十九世纪俄罗斯政治生活和文学创作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命题 。小说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的是家庭教师克罗齐菲尔斯基与将军的私生女柳波卡相恋和成婚的过程;第二部分则由俄罗斯著名的“多余人”形象之一别尔托夫的闯入,形成了一个爱情的三角模式 。作者在这个家庭悲剧中注入了自己对社会、对妇女地位、对专制制度的审视和思考,展示了尖锐而温柔的讽刺能力,从而赢得了同时代的大批评家别林斯基的赞赏,后者认为,赫尔岑是“文坛上一个伟大的人物”,可以对“这时代发挥强大的、善良的影响” 。
【俄罗斯生活百科全书百度云】表述的艺术性
记录那个时代的人、岁月和生活
早在1836年,赫尔岑在给自己的未婚妻的信中说道:“我要把我青年时代一切光辉灿烂的东西写成单篇的文章和故事,从形式上看,它们是虚构的,不过感情是真挚的 。我要给这些短文加上一个总的题名:《青春与梦想》 。”为此,他写下了诸如《会见》《最后的友谊纪念日》《一个青年人的札记》等回忆录式的随笔 。这些作品都是一种必要的练笔,为以后那部皇皇巨著的完成嵌入了一个坚实的楔子 。
- 生活百科常识 日常生活百科常识大全
- 生活小常识100字左右 生活小常识100字简短版
- 珠海碧涛花园风水怎样
- 日常生活的文案 生活常识文案素材
- 百科常识1000题含答案 生活百科常识1000题判断答案大全
- 怎么用图片的题目答题 生活常识类题目及答案大全
-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 民法典是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吗
- 美国生活百科全书之称的作品有
- 家庭清洁小妙招大全 家庭小妙招大全实用
- 生活小妙招图片清晰 生活妙招图片素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