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识 幼儿常识问题大全( 二 )




八.急性肠炎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答:1.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但以夏季(5~8月)发病率最高2.致病菌主要以大肠杆菌为主 。3.临床症状:起病较急,大便次数增多,有腥臭味,多呈黄绿色蛋花汤样或水样,有粘液,可伴发热、腹痛、呕吐 。


九. 秋季腹泻的预防要点是什么?
答:1.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把好“病从口入”关 。2.受凉受热,饮食不当,过食冷饮,暴饮暴食都也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而患肠道疾病 。3.消灭蟑螂和苍蝇,防止食物污染 。


十. 鼻出血的防治要点是什么?
答:1.鼻出血时不要让孩子仰卧,最好的办法是压迫止血 。压迫止血大约只需要2-3分钟时间,鼻部放冰袋冷敷 。2.经常出鼻血的孩子,应治疗有关疾病,还可在干燥季节或平时用涂油的办法预防鼻出血 。即用石蜡油、甘油、甘油棉签涂鼻 。尤其是鼻中隔部位,这是预防鼻腔出血的好方法 。如果出血量多,用上述办法无效,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检查是否有其他疾病存在 。


十一.水痘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1.病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急性期病人为传染源 。2.经空气飞沫,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或被其污染的物品传播 。接触后90%发病,病后获得终身免疫 。全年发病,冬春季多见 。患者一般为1—6岁的儿童 。3.临床特征有:全身症状轻微,分批出现的皮肤粘膜斑疹、丘疹,迅速转化为疱疹并结痂 。


十二.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1.病因为肠道病毒感染,传染源为病人、隐性感染者、无症状带毒者 。2.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主要经直接接触传染源或通过鼻咽分泌物、粪便、飞沫传播 。4岁以下儿童易感;春、夏、秋高发期,冬季发病较少 。3.临床特征有:多突然发病,口痛,厌食,低热,口腔可见小疱疹或溃疡,舌、颊粘膜、硬腭等处为多 。手、足掌背可见几个~几十个斑丘疹,后转为疱疹,比水痘疹小 。2~3天吸收,不留痂 。可自然痊愈,病程为7—10天 。


十三.蛔虫病的防治要点是什么?
答:1.服用驱虫药治疗病儿和带虫者 。2.加强粪便管理 。3.加强健康教育,广泛宣传蛔虫病的危害性和防治常识,做好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吃生冷和不洁的食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吸吮手指、不随地大小便等卫生习惯 。


十四.晨间活动室清洁卫生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1.开窗通风,冬季开窗至少15分钟;2.湿式清扫:先用清水将窗沿、桌面、小椅子、具柜等物体表面抹一遍,然后用消毒液再抹一遍;3.地面清扫后用带消毒液的拖把将地面、走廊、楼梯拖一遍 。


十五.水杯消毒好放入水杯箱时,应注意那几点?
答:1.要用带消毒液的抹布将水杯箱的格子擦拭一遍再放入2.放水杯时,手抓杯把,不能用五个手指伸入杯内去抓;3.放水杯时要检查一下水杯箱上的幼儿姓名标签是否脱落或模糊不清;四是水杯放好后,用清洁布帘将水杯箱罩起来 。4.准备幼儿饮用水、清洁厕所、备盥洗室用品 。




如果你对保育职业知识感兴趣,可以关注公众号小马职考,共同学习交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