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风水罗盘如何使用 手机风水罗盘指南针全自动定位


所评图书:
书名:《匠心致远:影响全球文明的中华工匠技术》
作者:潘天波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出版日期:2022年6月

手机风水罗盘如何使用 手机风水罗盘指南针全自动定位

文章插图

人类文明史上,早期先民阶段已经掌握了定位空间与方向仪象的失控技术,比如利用鳗鲡、鸽子、燕子、蜜蜂等动物的迁徙路径,或是日光方向、北极星方向,或者河流水势的高低走向,还有树木风向来辨析方向 。
在我国西安的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上带有明显的方向性刻符,这说明半坡古人已经描绘空间的方向意识,有了测定方向的能力 。类似的考古发掘,如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的6000年前的骨制北斗星形状的豆饼,山西柿子滩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朱绘岩画刻画的女巫头顶或为北斗七星,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腹部的猪图像正中一颗星也是北极星 。
殷商时期,已经出现了风水罗盘的雏形 。之后风水罗盘正式出现,表现出当时的人们开始将自然罗盘功能从空间意义向宗教意义转化 。再往后,罗盘被逐步赋予了科学意义,用于发现与探测自然 。
利用磁石现象进而利用其功能来测定方向,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 。《韩非子·有度》就记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也就是先王使用司南(天然磁石司南)来测定方向 。而欧洲明确记载的磁石司南,是在1190年 。这证明,欧洲的磁石司南出现时间要比中国至少晚1500年 。
【手机风水罗盘如何使用 手机风水罗盘指南针全自动定位】
手机风水罗盘如何使用 手机风水罗盘指南针全自动定位

文章插图



《汉书·艺文志》更是明确提及中国早期占星导航书籍《海中星占验》、《海中五星顺逆》、《海中二十八宿国分》等,表明汉代人利用自然星象进行导航 。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乱龙篇》中还谈及了如何实现人工磁化 。正是得益于此,在我国汉代,广州等沿海城市的造船技术已经相当发达,航海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航海测绘以及海上导航之上 。
艺术文化史学者、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江苏师范大学教授潘天波在其所著的《匠心致远:影响全球文明的中华工匠技术》一书中谈到,到了北宋年间,磁针罗盘获得了迅速发展,制造磁体司南装置用于指引海上航行的规模扩大 。这一技术路径一直延续到了明代,最终以波澜壮阔的郑和下西洋印证了当时中国航海技术的发达 。
中国的航海罗盘也正是在宋代开始外传到了中东、北非和欧洲地区 。《匠心致远:影响全球文明的中华工匠技术》书中指出,13世纪的欧洲开始接受中国罗盘技术,学会使用磁石罗盘技术,这直接驱动了15世纪前后的大航海时代开启——很难想象没有罗盘指南针,达·伽马、哥伦布会各自完成惊人的航海探险 。书中评价指出,欧洲人正是借助从中国学来的磁石罗盘技术,结束了借助原始生物罗盘和星象罗盘的原始航球时代,开启了借助物理罗盘的科学航海时代 。
按照欧美历史学家与考古学家的考证,位于现今墨西哥中南部的奥尔梅克文明(活跃于公元前1400年至前400年),曾发现了具有典型中国特征的天然磁石,当地还出土了装有许多泥塑古佛的石匣、刻有中国文字的古钱 。这说明,中国和墨西哥等美洲地区的往来至少可以上溯到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很久以前 。
罗盘技术引进欧洲,其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促成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如《匠心致远:影响全球文明的中华工匠技术》书中所指出的,欧洲人在中世纪后期获得了来自中国的印刷术、造纸术以及指南针技术,这最重要的是刺激了欧洲人的知性走向复活,使之接续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冒险精神和探索意识,使得欧洲人得以发现物性技术之美,这为后来的文艺复兴、思想启蒙、科学革命创造了条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