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冬奥 一起向未来

“科技冬奥”不仅仅是科字口组织的 , 而是在各部门和地方支持下 , 广大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的科研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 500多家单位、超过万名科研人员参与研发的200多项技术成果在测试赛、运动员训练、正式比赛中开展了示范应用 , 为北京冬奥会高质量办赛和高水平参赛提供了有力支撑 。
34秒32 , 快到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的一瞬 , 让高亭宇成为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冠军 , 创造冬奥会新的历史 。
在“冰丝带”“最快的冰”上滑出最棒的成绩 , 高亭宇的这一滑 , 是对“科技冬奥”的极致诠释 。
从申办到筹办 , “科技”成为北京冬奥会的一大底色 。
开幕式上 , 超高清地面显示系统呈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效果;比赛场馆内 , “最快的冰”让运动员们感受到速度与激情的快乐;赛场外的屏幕前 , 5G+8K转播给观众带来了视觉盛宴……一系列新技术、新应用在冬奥会中落地 , 也让“科技冬奥”从愿景走进现实 。
科技感、未来感十足的北京冬奥会 , 让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感慨:“科技的潜力令人惊叹 , 北京冬奥会在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挖掘了这种潜力 。 ”
一场准备充分的战役
【科技与冬奥 一起向未来】“从申办冬奥成功伊始 , ‘科技冬奥’就成为冬奥筹办工作的关键词之一 。 ”在此前举行的北京冬奥组委科技冬奥发布会上 , 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喻红总结过去几年的“科技冬奥”工作“有规划 , 有成效 , 有期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