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 , “《春天来临的方式》:遇见旧神与新英雄——新书发布圆桌对话”在中间美术馆举行 。 作家顾适、凌晨、吴霜、修新羽等莅临现场 , 围绕科幻文学、中国历史与神话、女性写作等话题展开探讨 。 圆桌对话由黄文珑主持 。
《春天来临的方式》是当代中国幻想小说国际合作项目 , 微像文化、上海文艺、Tor 强强联手 , 英文版The Way Spring Arrives and Other Stories海外同步推出 , 作者、编辑、译者、设计师为全女性创作者阵容 , 于晨、王侃瑜、Lindsey Hall、Ruoxi Chen、张译文、金雪妮联合编选策划 , 收录15位科幻奇幻代表作家的17篇中短篇小说 , 是近年来中国幻想文学“走出去”的一次精彩亮相 。
文章图片
活动现场
发现一个新奇的世界
作家凌晨1995年就在《科幻世界》上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 。 谈及自己走上写作道路的过程 , 凌晨说:“我能迈出第一步就是得力于我认识了一帮喜欢科幻的小伙伴 。 那时侯氛围非常好 , 跟现在不一样 。 我们90年代没有网络 , 诺大的北京市聚合在一起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 。 我现在回忆起来 , 怎么那么巧我们能够碰到一起呢?而且这么巧碰到一起的人脾气秉性特别相同 , 大家对科幻特别热爱 , 一门心思讨论科幻……想的都是人类将来怎么样 , 地球将来怎么样 , 50万年以后人类还会不会存在 , 都是想的这种问题 , 很神奇 。 ”
作家凌晨
第一篇科幻作品发表出来就得了当年的银河奖 , 凌晨从此走上了科幻文学的创作道路 。 她觉得 , 有一个领域对她打开了一扇门 , 她走进去发现了一个新奇的世界 , 结果在这个世界里流连忘返 。 从那时起到现在已经27年了 。 “这27年来 , 亲历中国科幻 , 特别开心看到我们科幻文学的繁荣 , 而且这个繁荣 , 我觉得是仅仅刚开始 。 ”
文章图片
作家顾适
顾适从事的专业是城市规划 , 她认为 , “城市规划和科幻有一个共通之处 , 两者都是关于未来的 。 所以我或者生活在一个真实的未来里 , 或者生活在一个幻想的未来里 。 ”
她2011年发表第一篇科幻小说 , 算起来也有十几年的科幻文学写作史 。 只是因为工作忙 , “产量也是著名的低 。 ”“基本上中短篇一年2、3万字 , 也是工作之余爱好的坚持 。 ”
文章图片
作家修新羽
修新羽还在上学时 , 就在《科幻世界》的“校园之星”栏目发表作品 。 她是语文成绩特别好的学生 , 也参加过新概念作文大赛 , 但只有写科幻让她有归属感 。 “我发现我写的科幻 , 甚至有比我年纪更大的人他们也都会看 , 都会给我指点 , 我当时一下子觉得科幻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 ”
之所以一直坚持创作 , 是因为修新羽觉得 , 科幻或者幻想文学 , 是对生活的一种隐喻 。 “我是一个文科生 , 我写科幻其实写的有时候还蛮吃力的 , 因为要查很多资料 。 但是为了达成对生活的隐喻 , 这样的坚持还是非常值得的 。 ”
文章图片
作家吴霜
吴霜在2012年写了人生的第一篇科幻小说 , 她回忆道 , 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 , 她的心中挤压了很多的想法和情绪 。 “我感觉那一刻有一个爆发点 , 然后我就很快地写出了一篇小说 , 是以我自己对情感和生活的一种体验写的 , 当时那个女主角也是一个读研毕业 , 要做毕业旅行的女孩子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