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类短视频


光明网记者 黎梦竹
穿上白大衣、拿起听诊器,他是一名急诊科医生,和时间赛跑,救死扶伤;脱下白大衣、拿起手机,他是一名医学科普博主,为健康护航,大爱无疆 。他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密云医院急诊外科医师高巍,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委员,医路向前急救培训团队创始人,入选2019年12月北京青年榜样—时代楷模、2020年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2021年5月“中国好人榜” 。2021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建设者,2021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

医学科普类短视频

文章插图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密云医院急诊外科医师高巍
救死扶伤,与时间赛跑
早上8:00,高巍刚接待完一批急诊病人,突然接到抢救室打来的电话,便飞奔过去加入重症患者的抢救 。
在重症抢救区,医生和护士忙碌的身影来回穿梭 。“时间就是生命”!在这里,医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正确的决定,对急、危重病人实施最有效的抢救 。为了应对紧急情况,高巍的手机24小时开机,深夜急诊更是家常便饭 。
急诊科的工作虽然很忙,但是高巍直言特别喜欢这份工作,因为在急诊科可以第一时间救治患者,通过自己的救治真正挽救他人的生命或者帮助他们 。
“做医生从来不是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而是为了这份职业信仰 。”在高巍看来,“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是身为一名医生应该尊崇的职业精神 。无论身处何样的危难时刻,作为医务工作者,都会守住这种信仰 。
急诊科的工作,高巍已经做了14年,在这里他是救死扶伤的高医生 。而在网络上,他称自己为“巍子” 。
医学科普类短视频

文章插图
【医学科普类短视频】高巍在为病人检查身体
打造科普精品,引领民众健康生活
2017年,高巍在急诊工作之余,创立了名为“医路向前巍子”的自媒体账号,为公众科普疾病和急救知识 。他走上医疗自媒体创作之路却纯属偶然,确切地说,是开始于一个沉重的“梦” 。
有一天,高巍梦到自己患上胃癌,他被吓醒了,再次入睡后又做了同样的梦 。反复三次,他再也睡不着了,心中深深体会到患者的恐惧和痛苦 。他反问自己,作为一个急诊科医生,能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他想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写成文章,对普通人的生活有所帮助 。就这样,他开始了第一篇自媒体写作 。
一开始,高巍并不知道怎么写才受欢迎,只能翻翻书本,写出来的科普干巴巴,文章的阅读量也只有几十个 。后来,他发现朋友特别爱听他讲故事,就转换写作思路 。
经过摸索,高巍发现,写自己工作经历和感受的文章最受欢迎 。他尝试将急救知识和故事结合起来,文章的阅读量也从几百涨到几千、几万、几十万、几千万,其中一篇记录急救经历的原创文章甚至获得过亿的阅读量 。
这篇文章通过日常生活中两个病例,让大家了解了被蜜蜂蜇伤后,局部应该如何处理;出现了全身过敏反应,应该及时就近就医的原则 。
除了文章,高巍还利用直播、视频等方式进行科普 。从儿童异物卡喉咙的急救方法,到缓解腰部疼痛的小妙招,这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小知识,高巍都能在视频中娓娓道来,用户也会留言自己的健康困惑 。“看了巍子的文章和视频可以救命 。”这是很多网友发出的感慨 。据可查的数据显示,截止目前高巍的科普已经间接挽救了133条生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